公审台的木板在赵奶奶脚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仿佛随时都会断裂。林默紧紧地盯着赵奶奶发髻间晃动的银簪,那支拇指大小的算盘随着她身体的颤抖而发出细碎的碰撞声,就像无数银元在黑暗中叮当作响,让人毛骨悚然。
“秤平斗满,童叟无欺。”赵奶奶缺了一根手指的手突然紧紧抓住栏杆,虎口处的朱砂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要滴出血来。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无尽的悲愤和绝望:“可民国二十六年春,官仓放霉米时,谁跟我们讲过公平!”
这一声怒吼如同惊雷一般在公审台上炸响,所有人都被震慑住了。雷局长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手中的茶杯因为他的动作而翻倒,滚烫的茶水溅落在案卷上,瞬间晕开了“李满仓案”三个字。那墨迹就像黑血一样,在白色的纸张上蔓延开来,触目惊心。
林默突然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保定粮仓当年霉变的米,足够十万军民吃半个月。而现在,这些米却成了导致李满仓被定罪的关键证据。
“你丈夫王德发是第一个发现粮仓有问题的。”雷局长绕过审判桌,他的皮鞋跟敲击在木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如同丧钟一般,让人不寒而栗,“但他却把好米都卖给了日本人。”
台下的群众们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嘈杂声此起彼伏。就在这时,赵奶奶头上的簪子突然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掉落下来,紧接着,她手中的算盘也仿佛失去了控制一般,珠子噼里啪啦地滚落一地。
赵奶奶见状,急忙弯下腰去捡拾那些散落的珠子。然而,就在她俯身的瞬间,她的衣领却意外地敞开了,露出了锁骨处的纹身。众人定睛一看,那并不是普通的秤砣,而是一杆被蛇紧紧缠绕的秤!
就在大家惊愕之际,小豆子突然用力拽了一下林默的袖子,压低声音说道:“默哥,快看那些算盘珠!”林默闻声看去,只见其中一颗珠子竟然裂成了两半,而在珠子的内部,竟然藏着一卷微型胶卷!
林默心中一动,趁着混乱之际,迅速将那颗珠子捡起,藏在了手心。然而,当他仔细观察胶卷时,却发现上面沾染了一些赵奶奶的鲜血,这些鲜血已经凝固,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符号,看上去就像是半截手指按下的血指印。
当天夜里,军管会的档案室里灯火通明。林默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胶卷展开,放在煤油灯下。随着胶卷的展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逐渐显现出来。
雷局长站在一旁,仔细端详着这些数字。过了一会儿惊讶地说道:“这是密码!每个数字都对应着《申报》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字。”
何雨柱搬来泛黄的报纸合订本。当译到第七行时,小豆子突然尖叫:\"是经纬度!\"他手指的位置显示着\"39°54'N 116°23'E\"——正是已经查封的永定门货场。
“不对。”林默的眉头紧紧皱起,他手中的铅笔在地图上快速地移动着,最终在一个位置上画了一个圈,“货场的位置应该是在 39°52'。”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林默的笔尖停留在了货场西北角的一个三进四合院上,他的眼睛突然瞪大,“这个坐标……竟然是张富贵的祖宅!”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惊讶和疑惑。
雷局长听到林默的话后,立刻抓起自己的帽子,毫不犹豫地往外走去。他的步伐显得有些匆忙。
吉普车在宵禁的街道上疾驰而过,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林默坐在车后座上,目光紧盯着车窗外的街道。突然,他注意到雷局长的手枪已经换成了一把美制 m1911——这是上个月歼灭国民党特务时缴获的。
张宅的大门紧闭着,门上贴着封条,在夜风中哗啦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老宅的沧桑历史。林默举着手电灯,将灯光照向门楣,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一样,愣住了。
在雕花门框上,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凹槽,这个凹槽的形状竟然和赵奶奶的断指一模一样!林默的心中涌起一股寒意,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发现绝对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