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机密文件(1 / 2)

晨光穿透雕花窗棂时,沈寒秋的眼睫颤了颤。林默正往铜盆里倒热水,听见床榻响动转身,恰好对上那双清凌凌的眸子。

\"同志...\"沈寒秋挣扎着要起身,牵动伤口闷哼一声。林默忙将晾温的汤药端来,氤氲水汽里飘着当归与三七的苦香。

\"邹大哥去前院盯着了。\"林默舀起一勺汤药,\"昨晚你咳出半枚铜纽扣。\"他状似无意地露出自己领口,第二颗盘扣泛着同样的铜绿。

沈寒秋目光微闪:\"1937年卢沟桥的月亮,比永定河的水还凉。\"她突然用保定口音低语,指尖在药碗边缘叩出三长两短的节奏。

\"但西山的红叶年年烧得旺。\"林默从容接道,这是三个月前在庆丰茶楼接头的暗号。他扶起沈寒秋时,感觉她脊背瞬间放松下来。

林默往炭盆里添了块蜂窝煤,火星噼啪炸开:\"邹大哥父亲的怀表...\"

\"民国三十四年春,保定联络站有二十二棵白杨树。\"沈寒秋摩挲着被角,声音轻得像飘落的煤灰,\"邹教官教会我们摩尔斯电码那天,杨花落满了发报机。\"

“小林同志,这一次还真的要多谢你了。”沈寒秋看着给自己喂药的林默,轻声地说道。

林默摆了摆手不在意,看着还想说话的沈寒秋,又是一勺药汤灌进他的嘴里。

沈寒秋咽下汤药后,缓了口气,又接着说道:“此次任务危险重重,我已探听到敌人有一份机密文件藏于城中教堂。”

林默眼神一凛,“那我们需尽快行动,绝不能让那份文件落入敌手。”

此时,邹大哥走进屋内,面色凝重,“外面风声紧,特务们好像也察觉到了些动静。”

林默沉思片刻,“不怕,我们可以利用明晚的集会混进教堂附近。”

沈寒秋点了点头,“只是我的伤……”

“放心,还有一天时间,你定能恢复些许。”邹大哥安慰道。

窗根底下传来扫帚划过青砖的沙沙声。阎大妈正和张大妈扫雪,棉鞋在积雪上踩出咯吱响:\"昨儿夜里军爷们闹腾的,我家解放惊得直哭。\"

\"许是追查走私呢。\"张大妈压低声音,\"听说德胜门黑市...\"

阎大妈停下手中动作,眼睛滴溜溜一转,凑到张大妈耳边悄声道:“我瞅着不像,说不定是抓那些个地下党呢。”

张大妈手一顿,紧张兮兮地环顾四周,小声说:“可别乱讲,咱普通老百姓哪分得清这些事儿。”阎大妈撇撇嘴,“我也就这么一说,不过现在这世道,还是少管闲事为妙。”说着又用力扫了几下雪。

张大妈叹口气,“也是,只盼着战争早点结束,咱们也好过上安稳日子。”阎大妈应和着点头,“可不是嘛,就像今儿这雪,下完了天儿就得晴喽。”两人边聊着,手上的活儿不停,将前院院门口的雪渐渐堆成了个小山包。

这时,阎大妈抬头看了看天,“这天色看着还得再下一场呢,希望别耽误明儿个赶集。”

张大妈笑了笑,“下就下呗,只要那些兵大爷别再折腾就行。”

说完,又默默扫起雪来。谈话声渐远。沈寒秋就着林默的手喝完药,目光落在窗台上的冰凌:\"胶卷要送去八大处,但联络站半月前暴露了。\"她忽然剧烈咳嗽,\"新的接头点在香山慈幼院,找教刺绣的周嬷嬷。\"

“你就在这里安心养伤吧,组织那边我去联系,出不了岔子的。”看着吃完药后有点晕晕沉沉的沈寒秋说着,他等一会还要出去找找看看有没有小鸡仔那些买的,准备买上一点放在系统里面养着,到时候还怕没有肉吃吗!

这时候后院突然传来摔门声。刘海中粗着嗓子喊:\"棒子面又涨了!昨儿还能换半斤煤,今早只给抓两把!\"刘大妈在月亮门边唉声叹气,怀里襁褓中的婴儿哭得撕心裂肺。

等到日头升到屋脊时,林默挎着竹篮出了西跨院。胡同口卖豆汁的老王头冲他努嘴,三辆美式吉普仍停在煤渣胡同西口,车顶积雪被晒化,在石板路上洇出深色水痕。

四九城的市场通常位于胡同口或街道旁,摊位沿着道路两侧一字排开,有的摊位是简单的木架子,有的则是直接在地上铺一块布,摆满新鲜的蔬菜和瓜果。摊主们大多是附近的农民或小商贩,他们天不亮就从城郊赶来,带着自家种的蔬菜、瓜果、禽蛋和肉类,准备迎接一天的生意。

菜市场里,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摊主们用浓重的京腔喊着:“新鲜的大白菜,刚摘的!”“白菜便宜喽,快来买!”“萝卜脆生,保您满意!”声音中带着几分亲切和热情,吸引着路过的顾客。市场里的顾客大多是附近的居民,有穿着长衫的老者,也有提着菜篮子的妇女,还有蹦蹦跳跳的孩子跟在大人身后,好奇地东张西望。

蔬菜的种类虽然不丰富,但都是当季的时令菜。大多摊位上都是摆着大白菜、萝卜、土豆等,透着泥土的清香。肉类摊位则相对少一些,猪肉、羊肉、鸡肉等摆在案板上,摊主们用刀熟练地切割,顾客们则在一旁讨价还价。鱼摊上,几条新鲜的鲤鱼、鲫鱼在水盆里游动,摊主时不时用网兜捞起一条,展示给顾客看。

菜市场的角落里,还有一些卖小吃和杂货的摊位。热气腾腾的豆腐脑、炸油条、糖葫芦等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杂货摊上则摆着针线、火柴、肥皂等日用品,方便居民顺便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