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无名业火(1 / 2)

我在北宋教数学 吉川 2672 字 15小时前

孙玄策在山西凭借非凡的勇气与实力,成功收服涅盘舍利火,击退盗贼,协调各方势力,让山西逐渐恢复生机。然而,他并未停下前行的脚步,深知江湖中还有诸多挑战等待着他,还有更多的正义需要去维护。

这一日,孙玄策行至一处小镇。小镇虽不大,却也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孙玄策正走着,突然听到街边一户人家传出隐隐的争吵声。出于好奇与对百姓的关切,他走近了些。

这是一家小户人家,屋内夫妻二人正怒目而视。丈夫满脸怒容,大声抱怨着生活的压力,每日辛苦劳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孩子的学费、老人的药费像两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妻子也红着眼,哭诉着自己操持家务的不易,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却还得不到丈夫的理解。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愈发激烈。

孙玄策静静地听着,心中不禁感慨。在这看似平凡的家庭中,却隐藏着如此多的无奈与愤怒。这些情绪就像潜藏的火种,一旦爆发,便如燎原之火,伤害着彼此。不一会儿,争吵声停歇,夫妻二人却陷入了冷战,互不理睬,各自坐在屋内的角落,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孙玄策离开那户人家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这并非个例,天下苍生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日积月累,在某一瞬间爆发,便成了无名业火。若不能合理宣泄,不仅伤害身边之人,长此以往,对自身也极为不利。

回到暂居之处,孙玄策陷入了沉思。他想到了佛家的慈悲为怀,道家的顺应自然,试图从两家的经史典籍中寻找化解之法。他翻阅着道家的《道德经》,其中“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之言,让他若有所悟;又研读佛家的《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语,也给他带来诸多启发。

经过数日的钻研与思索,孙玄策终于想到了一个大胆的办法。他决定施展玄妙道法,将天下苍生的无名业火归结于自己体内,再凭借自身的修行将其净化升华。他深知此举危险重重,一旦失败,自己可能会被业火焚身,但他秉持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觉悟,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渡世之路。

从那以后,孙玄策开始游历四方。每到一处,他便用心去感受百姓们的喜怒哀乐,去发现那些潜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名业火。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连年干旱使得庄稼颗粒无收。一位年轻的农夫,家中的顶梁柱,看着干裂的土地和枯萎的庄稼,满心都是绝望与愤怒。他觉得自己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一家人的生计都成了问题,无名业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烧,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孙玄策来到农夫身边,静静地坐在他身旁,听他哭诉着心中的痛苦。农夫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我祖祖辈辈都靠这片土地吃饭,今年却……我不知道该怎么养活我的家人了,老天爷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孙玄策耐心地倾听着,待农夫情绪稍缓,他用温和而坚定的话语安慰农夫:“兄弟,这只是暂时的困境。你看,历史上有多少人在旱灾、洪灾之后重新站起来,重建家园。只要我们不放弃,办法总比困难多。”孙玄策讲述着一些曾经同样遭遇困境,但最终通过努力和坚持走出阴霾的故事,让农夫感受到温暖与希望。同时,孙玄策施展道法,将农夫心中的无名业火引入自己体内。业火入体的瞬间,孙玄策感到一股灼热的力量在体内横冲直撞,仿佛要将他的五脏六腑都焚烧殆尽。他咬紧牙关,运转“逍遥混元功”,努力将这股力量压制,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在一座繁华的城市里,一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商人,因一次决策失误导致生意失败,负债累累。曾经的朋友纷纷远离,债主们天天上门逼债,他被无尽的焦虑与愤怒所笼罩。孙玄策找到他时,商人正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店铺里,眼神空洞,周围堆满了杂乱的文件和未结清的账单。商人向孙玄策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声音充满了绝望:“我为了这个生意付出了一切,没想到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那些曾经跟我称兄道弟的人,现在都恨不得我死。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孙玄策与他促膝长谈,引导他重新审视人生:“失败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它能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很多成功的人都经历过多次失败,关键是我们要从失败中站起来。你有经验,有能力,只要调整好心态,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随后,孙玄策再次施展道法,将商人心中的无名业火吸纳过来。这一次,业火的力量更加强大,带着商人的不甘、愤怒与绝望,如汹涌的潮水般冲击着孙玄策的身体。孙玄策的身体微微颤抖,双腿也有些发软,但他凭借着坚定的意志,硬是扛了下来,心中默默念着一定要帮助这些受苦的人。

在一个书香门第,一位年轻的书生,为了考取功名日夜苦读。然而,连续几次名落孙山,家中父母的期望,邻里的闲言碎语,像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他心中充满了愤懑与不甘,无名业火随时可能爆发。孙玄策来到他的书房,看到满桌的书卷和书生憔悴的面容。书生向孙玄策倾诉着自己的无奈:“我十年寒窗,一心只为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不公?我是不是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孙玄策与他分享了许多名人在困境中坚持,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鼓励他不要放弃:“科举之路本就艰难,许多大才子也是多次受挫才得以高中。你的努力不会白费,只要调整好方法,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实现梦想。”接着施展道法,将书生心中的无名业火引入体内。这股业火带着书生的不甘与痛苦,在孙玄策体内横冲直撞,孙玄策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但他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努力稳定心神,将业火逐渐压制。

在一个热闹的集市旁,有个手艺精湛的手艺人。他凭借着独特的技艺,原本生意兴隆。然而,近期同行的恶意竞争,使得他的生意一落千丈。看着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日益年迈的父母,手艺人满心的委屈和愤怒无处发泄。孙玄策路过时,察觉到了他的异样,主动上前询问。手艺人将自己的遭遇娓娓道来,言语中满是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同行的怨恨:“我本本分分做生意,靠手艺吃饭,可他们却用各种手段抢我的生意。我现在连家人都养不活了,这叫我怎么办?”孙玄策耐心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坚持自己的手艺,总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并传授给他一些应对竞争的方法:“你的手艺是你的立足之本,只要保持初心,不断精进,总会得到认可。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正当的方式来应对竞争,比如提高服务质量,拓展客源。”随后施展道法,将手艺人心中的无名业火吸纳。业火入体,孙玄策感到一阵强烈的灼烧感,仿佛身体要被撕裂一般,但他强忍着,继续引导业火在体内运转。

随着吸纳的无名业火越来越多,孙玄策承受的痛苦也越来越大。他的身体时常被业火灼烧得通红,汗水如雨般落下,但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的念头。在不断地吸纳与净化过程中,孙玄策逐渐发现,这些无名业火虽来自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情绪根源,但它们却有着某种共通之处,仿佛是众生苦难的一种凝聚。

终于,在一次吸纳了大量无名业火后,孙玄策感受到体内的业火开始发生变化。它们不再是无序的冲撞,而是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团奇异的火焰。这团火焰漆黑如墨,却又隐隐透着一丝神秘的光芒,正是天下十七种神火的第十五名——无名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