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玄策问道(1 / 2)

我在北宋教数学 吉川 1588 字 15小时前

北宋年间,繁华表象之下,命运的阴影时常笼罩着不幸之人,孙玄策便是其一。自幼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的他,在市井的夹缝中艰难求生。破庙是他遮风挡雨的栖身之所,残羹冷炙是他赖以生存的果腹之食。然而,生活的苦难并未磨灭孙玄策对知识的渴望,反而如暗室中的微光,在他心底燃起炽热的学习热情。

街头巷尾,但凡有先生讲学,孙玄策定会悄悄凑近,躲在角落如饥似渴地聆听,一字一句都如珍宝般刻在心中。书肆之外,他徘徊良久,只为瞅准时机,趁店家不注意,匆匆翻阅几页书卷,汲取那短暂却珍贵的知识养分。夜幕降临,他借着微弱的月光,以树枝为笔,在地上默写白天所学,每一笔都饱含着对知识的执着与向往。这份旁人眼中近乎痴狂的求知欲,成为他在黑暗生活中坚守的信念。

一日,孙玄策偶然听闻逍遥派的传说。传说中,那是一处充满神秘与智慧的所在,门派弟子不仅身怀绝技,更对宇宙奥秘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逍遥派秉持着广纳贤才的理念,不论出身贵贱,只看重天赋与对探索的热忱。这消息如同一束光,瞬间照亮了孙玄策黯淡的世界,燃起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逍遥派的漫漫征途。

孙玄策身无分文,一路上风餐露宿。饿了,便采摘山间野果,或是鼓起勇气向路过的农户讨一口吃食;累了,就寻一处山洞或废弃的破屋稍作歇息。沿途,他听闻了更多逍遥派的事迹,每一个故事都如磁石般吸引着他,使他对逍遥派的向往愈发浓烈,也让他拜师学艺的决心坚如磐石。

历经多日艰辛跋涉,孙玄策终于来到逍遥派所在的山谷。望着那宏伟庄严的山门,他心中既涌动着激动,又夹杂着忐忑。然而,当他表明来意时,却遭到守门弟子的质疑与不屑。

“你这小叫花子,也妄想加入我逍遥派?莫要在此捣乱!”守门弟子皱着眉头,满脸嫌弃地驱赶他。

孙玄策赶忙解释,眼中满是诚恳:“我真心向往逍遥派,虽出身贫寒,但我热爱学习,不怕吃苦,求师兄给我一个机会。”

就在守门弟子不耐烦地要强行驱赶时,苏逸恰好路过。苏逸见孙玄策虽衣衫褴褛,但眼神坚定,神情中透着一股不屈的坚韧,心中不禁一动,说道:“且慢,我看这孩子颇有诚意,不妨带他去见掌门。”

孙玄策被带到林翀面前。林翀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瘦弱却眼神明亮的少年,问道:“你为何想加入我逍遥派?”

孙玄策扑通一声跪下,言辞恳切:“我自幼孤苦,却从未放弃学习。听闻逍遥派能让人探索宇宙奥秘,我渴望在此学到知识,改变命运,将来也能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人。”

林翀微微点头,接着考校了孙玄策一些关于天地、自然的见解。孙玄策虽言辞质朴,却观点独特,展现出他在艰苦生活中对世间万物深入的思考。林翀心中暗自欣喜,决定收下这个弟子。

孙玄策正式成为逍遥派弟子,内心满是感激与喜悦。然而,入门后的修行之路充满坎坷。逍遥派的功法对身体素质和悟性要求极高,长期营养不良的孙玄策身体底子薄弱,在最初的修炼中困难重重。

学习“逍遥混元功”时,其他弟子很快便能感受到体内真气流转,孙玄策却迟迟没有动静。但他毫不气馁,别人练一遍,他便练十遍、百遍。每天天未亮,他就来到后山瀑布下,借助瀑布强大的冲击力锤炼身体,同时运转功法,试图引导真气运行。瀑布的水流如万箭齐发,冲击着他的身体,每一次冲击都带来剧痛,但孙玄策紧咬牙关,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着。

在学习“星辰幻梦步”时,孙玄策因身形不够敏捷,总是难以掌握步伐节奏。为此,他在腿上绑上沉重的沙袋,日夜练习。一步一步,摔倒了就立刻爬起来继续,粗糙的地面磨破了他的皮肤,鲜血渗出,染红了衣衫,但他眼中的坚定从未动摇。

除了功法修炼,逍遥派还注重对宇宙知识的研习。藏经阁内,孙玄策如获至宝,整日沉浸在书卷之中。为了弄懂一个关于宇宙能量的晦涩理论,他废寝忘食,反复研读不同典籍,遇到不解之处,便虚心向师兄们请教。夜晚,当其他弟子已安然入睡,藏经阁内仍有他挑灯夜读的身影。

时光流转,孙玄策的不懈努力开始结出硕果。在一次门派组织的修行考核中,孙玄策在“逍遥混元功”展示环节,成功凝聚出比同届弟子更为凝练醇厚的真气。不仅如此,他还凭借对功法的独特理解,巧妙施展出别具一格的招式,令在场众人眼前一亮。

在“星辰幻梦步”比试中,孙玄策身形灵动,步伐飘逸如梦幻泡影,速度之快让人几乎难以捕捉其身影。他巧妙地避开对手攻击,抓住破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击得手。在场的弟子和长老们纷纷点头称赞,林翀眼中也流露出欣慰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