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校尉咽下口水,依旧不解:“他带人出寨,岂不是中了北梁计谋!”
凭他那一百人,如何能解围,莫不是给自己搭进去了!
“糊涂啊!”
也不知道那营兵想到了什么,见蒋校尉纠结模样,出言说道:
“校尉,军侯出寨是往北去了,没有往南去支援!”
“往北?”
卢正青大笑:“哈哈哈!若此子在敌军,只需五百人,吃你这个草包校尉整个营,轻而易举!”
“这...”
蒋校尉一时间,竟然被卢正青指着鼻子,骂得懵逼了。
蒋校尉曾经也是浴血冲阵,于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狠人,然而被卢正青骂得抬不起头,也不是没有道理。
更别说卢正青的身份与功绩,在他之上。
卢正青反问:“你可知此次派来劫粮道的北梁兵马,是如何调配的?”
蒋校尉瞬间沉稳:“我营刺探情报显示,一个月前,地藏山脉之外就有北梁军的调动...”
按照这一个月的详细情报推断,此次潜伏进地藏山脉的鞑子兵,数量应该是一千左右的千人队伍。
按这种配置,战斗部精锐,必在八百余人。
劫粮道的鞑子兵,派出去二百余人,那么地藏岭山脉据点的鞑子,仍然有六百余人。
按照卢正青分析的漏洞。
今夜,必有两百人作为预备队,接应救援劫粮的军队。
剩余四百随时可以与前队,夹击地藏营...
讲到这里,蒋校尉恍然大悟:“你是说他去袭击后营鞑子?”
“不对!他只有百余人,还是刚凑齐半个月的队伍,怎么可能咬得了鞑子据点!”
“而且,若是被折返的两百鞑子堵住,岂不是深陷绝境,必死无疑!”
蒋校尉顿时大惊,就要点齐人马去帮忙。
“你莫要妄动,此时带兵出营,只会打乱他的计谋!”
“为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你这个草包都明白,他会不知道吗?
以百人队,若斩杀四百头,凭此一战,足以再升三级!”
“再升三级?”
四百头,记功一千二百首,且抛开。
仅仅是覆灭鞑虏千人队,助地藏营脱困,这一项功劳,升三级亦无不可。
只是...
军侯之后,军司马、都尉、校尉。
真的要这样,我还有资格直接封将吗?
按照大宣军政选拔制度,军中校尉,能提拔的最大官职,便是官拜六品的军司马。
再往上,无论是偏将或将军,想要提拔一个都尉出来,都需要上报兵部,按军功计算是否有资格升任。
这也杜绝了地方部队,任人唯亲,独政专权的隐患。
“哈哈哈!”
“蒋校尉,此战必然大胜,你准备好封赏吧!”
蒋校尉目瞪口呆,好似没有反应过来一样:“这...十二岁的军司马?新兵两个月未到,连升五级?官拜六品?”
知晓他最多能给到军司马的军职,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做纠缠。
“乱世将起,群雄逐鹿的日子也快了!”
“天下英雄几多,而少年天才亦如漫山竹笋,遇见春雨便要破土而出。”
卢正青仰头看向北方:“若是我那个修过‘望气’功夫的师兄,不知道今日,会不会激动得上蹿下跳!”
......
地藏山脉以北,山脚下。
一大块被削掉草丛、蒺藜的平地,扎着一顶顶帐篷。
不远处的山腰上,隐蔽三人,目光紧紧盯着其下营寨。
淅淅索索!
身后草丛略有晃动,一名营兵从中钻了出来。
“报!”
“有鞑子援军,已通过‘马鞍口’,人数约在两百人左右!”
“估计是接应前面鞑子的援军。
我部按军令,布置了拒马、火油、干草等引火之物!”
“好!再探!”
“诺...”
谢凌云一脸沉凝:“庄军侯,鞑子动了!”
庄闲冷笑:“你果然还是叛逃了!”
张虎臣双手紧握,牙齿咬得咯咯作响:“若是叫我碰上,定然砍了他的脑袋!”
“不急!按照约定,还有一刻钟才到子时。”
“等前方火起,只看响箭。
信号来时,便是我等建功立业的时机。”
张虎臣重重的点头,同时虎眸朝后方扫去,眼帘中尽是一群面容严肃,目光森寒的虎贲骑兵。
偶有月纱拂过,映出一道道杀机凌然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