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后久经风雨,心机深沉,当然知道二卫多年相争,其中定有很多添油加醋之处。
但这次张国舅差点死于敌谍之手,却是不争的事实。
张国舅,这个自小青梅竹马的表哥,明明暗暗,都在全力帮助她。
从嫔妃到皇后,从皇后到太后,让她这颗因宫斗渐渐冰寒冷硬的心,尚存有一分暖意。
造化弄人。
如果回到当初,她会选择哪条路?
她会进官吗?
还是跟着表哥闯荡江湖?
可惜呀,没有当初,只有现在。
初入皇官的喜悦,成为皇后的荣华时光,被官斗弄得精疲力尽。
皇帝丈夫病逝离她而去,大儿继位。
方自松上一口气,却又变变生肘腋,白发人送黑发人。
好不容易撑到现在。
东齐国力弱,外忧重重,内患不止。
她年事渐高,隐有不支之感,但旧事没有解决,只有撑着,还得强撑下去。
可惜了,她最看重的大儿子,最有希望带领东齐大兴的东齐前任皇帝,英年早逝。
可惜了,她最疼爱的三儿子,卫国公陈安邦,心病未了,自闭国公府,淡了往来。
可惜了,她最满意的四儿子,定国公陈安军,膝下无子,更无意皇位之争
日常里对她恭恭敬敬的,只有二儿子,那个内心深沉的二儿子,陈国公陈安民。
朝廷里,日益投靠到陈安民身边的,心思章然。
皇家内斗,更为残酷,何谈亲情?
何来亲情?
如果不是当年张国舅全力助她,押上了京都张家的全部身家资源,最后反身一击,她现在或许早已离开人世了吧?
最好的结果,就是被禁锢在在深官后院,孤独终老。
......
“几个大松山山匪,是全部杀光还是招安过来,均由张国舅定夺。”
老太后眼光一扫,不动声色。
“只要保住国舅平安,赏他们几个官职又有何妨?”
她转过头去,放低声音:
“皇孙,这样处理可好?”
被称为皇孙的,就是十多年前,临时扶上皇位的陈重。
陈重今年已经十五岁。
他小小年纪,身材肥胖之极,此时正无聊的看着屋顶。
听见老太后问话,慌忙回头:
“一..一切,由..由皇祖母作主。”
老太后心中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你们要哀家放权?可这万里山河,托付给谁?\"
陈重进宫后,初时不觉,长到五六岁时,身形突变肥胖不说,更明显的是智力发育明显落后于常人。
宫廷自会延请鸿儒硕学之人,为陈重传授课业,讲治国之道。
但苦口婆心之下,只有春风过耳,教完就忘。
老臣们讲得口干舌燥,结果他坐下不到片刻,就开始看墙角、玩腰带,盯着窗户发呆。
数年下来,所授知识未入半分。
直到现在,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
老臣们只有叹息。在严令之下,不敢透露半点风声
这些年来,陈重在百官上朝时,处理政务说得最熟练的一句话,就是“一切..由..由皇..祖母作主。”
即使这样,仍不断有言官上书:
“陛下已及弱冠之年,当亲理万机...”
可这祖宗传下来的江山,就托付给一个傻儿?
莫名失踪的大皇孙,你在哪里?
是不是在当年的变故中就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