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冲营(1 / 2)

一个个帐篷在李恪的吩咐下,被燕王卫的将士们点燃,熊熊烈火在风雪中格外刺目。

烈焰冲天而起,受惊的战马嘶鸣着挣脱缰绳。

在营地内横冲直撞,将原本就混乱的阵型踏得更加支离破碎。

李恪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化作一道银芒,所过之处血花飞溅。

火光映照下,李恪冷峻的面容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殿下,那边有突厥骑兵集结!\"

就在李恪挥枪厮杀之间,一名亲卫恶狠狠的砍倒一名突厥士兵,嘶吼着指向营地东侧。

李恪抬眼望去,只看见数支狼头纛旗在火光中若隐若现,有几名突厥俟斤正在声嘶力竭地呼喝着,试图集结溃散的部众。

那些突厥贵族挥舞着弯刀,将逃窜的士兵赶回战场,渐渐聚拢起一支数百人的队伍。

这要是让他们集结成功,势必会给己方造成不小的麻烦!

李恪眼中寒光一闪,立即做出决断:\"小二,小二,人呢?还活着吗?”

拿着两柄铁锤,任何试图从李恪身边经过的突厥人,都被小二来福一人一锤砸得骨断筋折。

李恪身边的亲卫看得明白。

就在刚才,因为被火势和混乱,吓得到处乱跑的两只小羊羔,都被小二来福顺势捶倒在地。

看到小二来福这副混世魔王的架势,李恪的亲卫们都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不由自主地往旁边让了让。

所以,这会在小二来福外的三米空间,形成了一片无人地带。

此刻听到李恪的呼喊,小二来福猛地抡圆铁锤荡开三名突厥骑兵,溅着血沫大步奔来。

“东家!在呢!俺还活着活蹦乱跳呢!”

在这种的混乱的局势中,就连李恪也不敢保证自身的危险,就更不要说小二来福他们了。

所以在听到这声回应时,李恪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了下来。

“你带些人去冲散他们!记住,挑那些发号施令的俟斤下手就行!不可恋战!等会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硬仗要打。\"

“可是东家,俺的主要责任,是负责保护你啊!我走了之后,你的安全怎么办?”

小二来福放下一只锤子,挠了挠头,脸上露出地罕见的犹豫神色。

另一只沾满血污的铁锤,在他手中不安地锤动了两下地面,显示出他内心的挣扎。

李恪闻言,嘴角却扬起一抹自信的笑意,他朝着小二来福笑着说道。

\"放心,本王身边还有不少亲卫。再说了——\"

他将手中的长枪耍了一个枪花,枪尖的寒光在火光下划出半轮银月。

\"本王又不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本王拿得起笔,赋得了诗,至于上阵杀敌,那更是手到擒来,有什么好担心地?\"

\"可是...\"

\"没有可是!\"李恪突然沉下脸来,\"听本王的准没错!那些突厥蛮子集结起来,更容易威胁到我?你这么做了,反而是保护我最好的方式!\"

小二来福被这番话说得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般猛地挺直腰板,铁锤重重地砸在一起,发出\"铛\"的一声巨响。

\"俺明白了!东家您保重!俺这就就去把那帮龟孙子砸扁!你冲的慢些,俺一会就来找你”

小二来福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抱拳领命,招呼了身后的几十位精锐骑兵,就奔腾呼啸而去。

而小二来福,也不愧是李恪身边的人形凶器,即使没有骑马,奔跑起来的速度,竟然丝毫不比战马慢上多少!

只见他如一头蛮牛般冲入敌阵,双锤抡得虎虎生风。

一名突厥俟斤刚举起弯刀要指挥,就被他一锤砸在面门上,整个头颅顿时如西瓜般爆裂开来。

\"痛快!\"

小二来福杀得兴起,双锤左右开弓,每一击都伴随着骨骼碎裂的声响。

他身后的精锐骑兵也个个悍勇,专挑那些衣着华贵的突厥贵族下手。

那些正在集结的突厥骑兵猝不及防,阵型顿时大乱。

狼头纛旗接连倒下,失去指挥的突厥士兵再度陷入混乱中。

李恪远远望见聚集起来的突厥人被化解,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即继续策马前行,手中长枪不时挑飞沿途的突厥人。

他刻意放慢速度,让身后的将士们能够充分制造混乱。

每一个被点燃的帐篷,每一面被砍倒的旌旗,都在加深突厥人的恐慌。

与此同时,定襄城的另一边,喊杀声愈发激烈。

唐俊悟长枪挑飞一名突厥将领的头盔,饶是他武力惊人,这时候也明显感觉到手臂开始变得沉重起来——自开战至今,他已经带领五百先锋在定襄城中,杀了一个来回。

就凭借着一股信念在支撑。

唐俊悟抹了把脸上混着血水与雪沫的污渍,心底越发的焦急起来。

因为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的厮杀,他始终没有找到突厥颉利可汗的位置所在。

也不知道是他运气不好,还是颉利可汗的大帐藏得太深,唐俊悟在偌大的定襄城始终没有找到那顶象征突厥王权的狼头金帐。

在唐俊悟率领五百先锋骑兵出发之际,燕王殿下就曾认真地叮嘱过他,若是率先发现突厥营地。

可视具体情况而决定是否发动进攻,他也说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在他不知晓具体情况时,准许唐俊悟临机决断。

但唐俊悟还清楚的记得,燕王李恪在他走时提了一嘴。

若是成功袭击了定襄城,没有找到颉利可汗,也不必过于强求。

毕竟颉利可汗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只会在马背上逞勇的莽夫,也不是那个叱咤草原,还带领草原十八部围困长安的雄主了。

被酒色和权力蛀空的躯体里,只剩下龟缩秘库的怯懦。

在发现唐军攻破定襄城之后,未必就会待在定襄城中。

可唐俊悟心里却始终憋着一股劲——他一定要亲手擒获颉利可汗,为燕王李恪在朝廷那里立下一个不世之功!

一开始,唐俊悟还抱着一个侥幸的心理,他觉得,不可能每次都被燕王李恪说中。

毕竟,颉利可汗作为突厥汗国的最高统治者,即便再如何昏聩,若是连自己的王庭都不敢待,那还谈何统领草原各部?

可随着时间推移,唐俊悟的心渐渐沉了下去。定襄城已被他们翻了个底朝天,却始终不见颉利可汗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