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此番必能踏平高句丽!”
对于攻打高句丽,竟无一名武将反对!个个热血沸腾!对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猛将而言,管他高句丽有多难缠,就一个字——干!干他个天翻地覆!
见武将们纷纷请战,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此事在早朝时他并未宣布,就是怕文臣们聒噪反对。他不用想也知道,一旦说出来,必有无数大臣谏阻。那新式武器“大炮”又不好解释,李世民索性先按下不表,待时机成熟再与文臣分说。此次攻打高句丽,他势在必行,无论付出何等代价,定要将高句丽纳入大唐版图!
……
三日时光匆匆而过。
李世民带着杜如晦、房玄龄和魏征,再次来到河西村。
这三日,对李世民而言格外漫长。他一直惦记着那“大炮”之事。自攻打高句丽的消息在重臣小范围传开后,他承受了巨大的反对声浪。但他心意已决,群臣无奈之下,也只能苦思对策。毕竟圣命难违!只是苦思三日,竟无一人能想出必胜之策。连日早朝,大臣们个个愁眉不展。这场仗,在他们看来根本没有胜算!
高句丽素来易守难攻,除非在平原决战,尚可一试。想当年,前隋多少猛将折戟辽东,无数英魂埋骨异乡。这仗,打不得啊!
听着百官的劝谏,李世民压力如山。他当然明白臣子的忧虑。但此战意义非凡。若胜,则名垂千古;若败,他有何面目见群臣百姓?必将成为一生最大的污点!如今,他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陈迎新一人身上!心中万分祈祷,陈迎新这次能再给他一个天大的惊喜!
晌午时分,四人抵达河西村。
陈迎新听到动静迎出门来,笑着招呼:
“老龙,你们来得赶巧,我这正要开饭呢。哟,老魏你也来了?”
李世民没接话茬,急切问道:
“你鼓捣的那个大炮,成了吗?你可不知道,为了亲眼瞧瞧这大炮的威风,我这三天都没睡踏实!”
“自然是造好了。”
陈迎新有些无奈,接着道:“眼下是饭点,咱们吃了饭再看不迟。”
他转向魏征:“老魏,有半年不见了吧?待会儿可得好好喝两盅。”
“还是现在就去瞧吧!也耽误不了多少工夫。你要是不让我看,这顿饭我可吃不踏实。”李世民连连摆手。
魏征也帮着陛下说话:“老夫也想见识见识那新武器,听闻有山崩地裂之威?待看完之后,定陪陈郎君痛饮!”
两人都这么说了,陈迎新只好点头:“行,那就先去瞧瞧。”又吩咐锤头:“去把老杨他们叫来,把大炮推到后山空地去。”
四人随即往后山走去。约莫走了一个时辰,才到一片空谷前。房玄龄上了年纪,累得气喘吁吁:“为何……带我们来此荒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