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里静悄悄,大家都在等谢阁老说话,说点不得了的秘闻。
谢渊面色凝重(故作深沉),绞尽脑汁在编造一个合理又石破天惊的故事。
说出来要精彩,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不仅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还要彰显他的智慧。
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年纪越大,他遇到的挑战越高,他的优秀可能是藏都藏不住了。
现在帮手还几乎等于没有,也不能说没有,各种帮倒忙的到处都是。
他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开始编,皇上开口了:“徐德海,去给谢阁老上盏参茶。
阁老,喝了茶坐下说。”
说完又看了看其他三个人,他是个体恤臣子的好皇帝:“你们三个也坐吧。”
三人受宠若惊,他们也配坐?听说太子王爷进来都得是跪着说话。
这真的能坐吗?高同元看勇毅侯,勇毅侯看安国公,安国公跟着谢阁老。
谢渊年纪大了,确实有点站不住了,站久了,一挪步还有点腿麻,差点没迈出去跌倒。
安国公立马扶住他,送他坐下,自己顺便坐在他旁边。
皇上有那么点不好意思,今日光看热闹了,忘记给谢阁老赐座了。
勇毅侯直骂安国公鸡贼,太坏了。
一个国公爷还巴巴地上去扶着谢阁老,显得他们没眼色了,就在这时,高同元强行托着他的胳膊,把他拽了过去。
因为用力过猛,勇毅侯没有防备,有些跌跌撞撞,主打一个未老先衰,行路不稳。
等高同元把不知所措的勇毅侯按在位置上以后,他才若无其事地坐在最末一个位置。
安国公瞅着高同元,这小子有前途啊,还是个闷骚型的,除了脸板着,其他可没一处死板。
坐也坐了,参茶也喝了,皇上问道:“阁老,咱们来说说伏龙山庄的事儿?”
谢渊道:“陛下,您错了,大错特错啊!”
皇上皱眉:“阁老,这是何意?”
谢渊:“以陛下的聪明才智,想必一听这个名字,就怀疑上了,老臣说得没错吧?”
皇上:谢阁老说朕聪明,他当然没说错。
“你说的不错,朕确实当时就怀疑了。”
谢渊:“以陛下的仁慈,想必怀疑了,也没有轻举妄动,只是派人去暗中调查了,老臣没说错吧?”
皇上:谢阁老说朕仁慈,他当然没说错。
“朕确实只派人暗中调查了。”
谢渊叹气:“所以老臣才说,皇上大错特错了。陛下心里已有九成把握,只是不想滥杀无辜,造成冤案。
虽错了,但却是天下苍生之福。只可惜,恐怕已经惊动了那帮逆贼,让他们提前行动,晋王殿下,恐怕就是他们祭旗之举。
陛下仁慈,逆贼却残忍至极。”
皇上:谢阁老说朕有九成把握,那当时应该是有的。
“可是阁老,朕的人并没有查到什么实证。”
谢渊:“只听这名字,就是实证,伏氏贼心不死。
他们自末代皇帝,荒淫无道,民不聊生,咱们太祖皇帝才揭竿而起,拯救苍生于水火。
伏氏灭是天意不可违,霍家天下,是民心所向,是天意如此。
不是霍家夺了伏氏的江山,是霍家救了这千疮百孔的江山。
太祖宽宏饶他们一脉没有斩草除根,陛下当年又饶他们一次没有赶尽杀绝,俗话说,再一再而不再三。
他们仍然不知悔改,伏龙二字其心可诛。但凭这二字,皇上就可以直接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