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姬茂林亲自跑一趟过来交代的事情,傻子都能领会到兹事体大。只是李又熙只深刻领会到了大本营对文化的着力保护,以他的见识见地尚不能体察到圈地卖门票的后手用意。实际上李又熙隐约感觉到了深藏其中的赏游价值,鉴于时代认知的局限性,没敢朝着这个方向去多想。因为乐见山水,在当下,还只是极少数富家子弟文人官绅的专利。说到底还是没钱,普罗大众成天为了一日三餐忙碌,哪有闲工夫游山玩水。而有钱有闲阶级仍沉浸在把赏文玩鉴赏山水画,此才是雅致,真跑去看山看水,就是游手好闲,为传统文化道德标准所不容。就说他徐宏祖走遍大半个中国,留下一本价值巨大的旅游攻略《徐霞客游记》又如何,时人捧他的少踩他的多,所作所为不合时宜嘛。
不管怎样,旅游产业在当下之大明乃一片空白。一片空白才好,这天大的市场还是一片大蓝海呢,趁早把旅游资源搞到手,遍地栽下摇钱树的树苗呢。
旅游业属精神类消费,属高端奢侈消费。旅游市场现在没有将来会有,慢慢培养呗。具体来说,是《我的祖国》在北京一炮而红坚定了穿越众信心,同意曹少大手笔投资。大手笔却非下血本,何乐而不为哩。嘉峪关以西的榆林窟、莫高窟本无主之地,一分钱不出简直空手套白狼呀。再者,旅游业必将庞大,必将成为三产台柱子,你像意大利、西班牙、泰国、马代等国,要没有旅游业撑着早他娘完球了。后世的常识和数据已经年复一年反复证明了旅游业的牛掰。当年曹少有感景区人流量之大曾在朋友圈发表大作,引来同感无数,打破其朋友圈点赞评论之记录。文字如下:
《醉太平.国内游》
调休国假齐拼凑,才出游
人海人流,男女贴肉,吃个豆腐好下口,遭老拳伺候
夺泥燕口,剥铁针头,围墙设卡阻童叟
摆渡缆车旋又伸手,匠心独秀
亏官家们不羞,还道人民家山人民自由
这是写文章发牢骚,大骂景区游人太多,吹不到风、亲不到水、乐不到山,赶去灌一鼻子汗臭。再骂国内景区伸手太长下手太狠,变着法坑游客的钱。旅游体验感太差!可骂归骂,包括他自己在内辣么多傻子还不是屁颠屁颠跑去给景区送钱。
眼瞅着电视里八达岭上人贴人的蠕行、亚龙湾里的下饺子,众多聪明人便计上心来:青山绿水看腻了,戈壁大漠才是好去处。对喽,穿越前,国内热门出游目的地开始转向大西北,甘肃、青海、新疆成了大热门。尤其甘肃,不长眼的蒙古兵要是挑长假期间赶去嘉峪关,必仓皇面对数万男女游客大军,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你。
甘肃,尤其河西走廊,自然风景口味独特、人文历史隽永厚重,必为全国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不趁早下手垄断掉旅游资源,对不起穿越大侠的金字招牌。
姬茂林坐着马车来,换乘马匹回,把马车让给了李又熙和彭仲华。马车尺寸很大,属于中大型车辆,车厢里两排靠背长椅可坐6人。李一人霸一个长椅可坐可躺,应当算mpV车型了。车,彭看惯了的,坦然受之,李却少见多怪一见倾心。白天坐一天不够,晚上逢有驿站或城镇,大家都去旅店休息,他偏不,非要睡在车里。因担心车马颠簸弄出个万一,彭仲华是寸步不离的看护,这下搞得老彭也只好睡车里。如此应当算床车或者房车了。
坐在舒适的马车里,经西宁过西安,走秦川蜀道入川,折向东驻足武当,然后南下入施州。
才阔别施州一年,想不到家里已改头换面。进入梁山界,李又熙贪婪地盯着车窗外看,一路看一路赞叹家里日新月异。很快就远远能看见熟悉的平台鲤鱼背了。
为安全计,如今的鲤鱼背两侧安上了一人高的石栏杆,两个栏杆之间连着拳头粗的麻绳(铁索太贵,用不起)。护栏内侧堆土,植上一长溜齐人高的小松柏,树下种有各色花卉,于是昔日光溜溜的鲤鱼背变身1公里长的景观道。鲤鱼背上,每隔50米就有武装哨兵执勤,执勤时间目不斜视,当大领导经过时则随向目视迎送。当然,能享受到这个注目礼的只有四巨头。
如今站在鲤鱼背上,视线所及处被花红叶绿挡着,再看不到悠悠白云和深不见底的沟壑。你想再像以前一样跑到鲤鱼背来跳崖寻短见可就难了。种树、建栏杆、设门禁不光为显摆,其中亦有难言之隐。
鉴于梁山居民住宅楼层不高,跳楼最多听个响,死不了人,顶多残废瘫痪啥的,本想一了百了却弄成个一跳麻烦来。所以连接有司政治中心平台的鲤鱼背成为自杀爱好者的优选之地,这些年来,跑鲤鱼背跳崖的据不完全统计有13人之多。痛定思痛,政府大院也该讲点排场,讲究个庄严肃穆,制度化正规化建设该有还得有。
但凡是个人都好逸恶劳,绝不会放过任何带来享受与舒适的机会。不宽的坡面上楞是分出车行道和步道。原来的步阶梯被水泥填平用于行车,车道两边新凿出台阶。你若仔细看,就会发现水泥车道上有深浅不一的橡胶轮胎留下的黑色车辙印,而步阶上则长出了青苔,可见车道常有马车出入,步道则少有人走。一条鲤鱼背把领导与群众隔开。如此,那些要去鲤鱼背寻死的纷纷指责: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尼玛,开放不好,不开放也不好。你人民群众咋这么难伺候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