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汉人规定夫为妻纲,阿哈尔古丽遵守就是。夫君,你刚才走神了,在想什么呢?”
老婆的汉语水平还得修炼,不过这会儿也懒得去纠正。李又熙贴着老婆的大肉球将人紧紧搂住:“刚跟你说了,为夫被你这叶尔羌骑兵给欺负惨了,为夫也想当骑兵哩。”
李又熙当不了骑兵,潇洒让姬茂林过来,是要让他当一回弼马温。
此事缘起丁大用造访梁山,他御马监的身份让穿越众想到了马,从而想到战马,继而想到建立骑兵部队,最后想到了军马养殖。既然李又熙人在嘉峪关,那就请他顺道走上几步,到山丹军马场接替霍去病的位置做个弼马温吧,在山丹马场把令人垂涎的西凉大马源源不断供应军队。
河西走廊,让穿越众魂牵梦绕的地方!
甘肃中部有一条自然形成的地理大通道,东西长约12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南侧是祁连山脉,北侧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因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被称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南北沟通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切断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上,使西北地区形成了大片的戈壁荒漠。但祁连山脉积雪和史前冰川融水形成了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也就是贾宝玉口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弱水。黑河东西两侧有石羊河、疏勒河,这三大水系滋养了片片绿洲。这个星球上除了海洋以外,几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在这条走廊上呈现。
这条地理大走廊是中原通向中亚、西亚的必经之路,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黄金通道,丝绸之路注定要从这里穿过。对于生活在中原的人们,打通河西走廊,前往更为辽阔的西部是他们不变的梦想,对于中原王朝具有极为重大的军事战略意义:切断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上游牧民族的联系,使他们不能联合起来南北夹击中原汉人。这个梦想的开端源于两千年前西汉帝国汉武大帝的开拓。始于张骞,后由卫青、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后,汉帝国设四个行政管理区,它们是: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河西四郡的每一个命名都有着独特的含义。武威,显示汉帝国的武功和军威;张掖,断匈奴之臂张汉朝之臂腋;酒泉,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名;敦煌,即盛大辉煌之意;汉武帝选择以这样一种方式将他经略西部的梦想留在了河西走廊上。同时还设置了两个着名的军事要塞玉门关和阳关扼守西大门并建立了面向西域的前进基地,这两个屹立于西北大漠的古代名关是河西走廊去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在敦煌以西约八十公里的地方,一南一北分扼天山南北路的咽喉。汉时四郡到了唐代改了名字,武威改叫凉州,张掖改叫甘州,酒泉改为肃州,敦煌为沙州。至唐宋,河西地区称为甘凉十一州。至后世,取甘州与肃州名,始有甘肃省。昔日的河西四郡变成了后世的河西5城,但,河西走廊的格局和城市的名称依旧没有改变,他们是: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
河西走廊的打通为汉帝国带来了继续前行的机遇。公元前60年,汉帝国设立西域都护府,将今天新疆和中亚一带广大地区并入版图。由此而知,新疆只不过是满清乾隆的新得来的疆域,对汉民族来说后世之新疆自治区乃至中亚实为汉之故土。至此,通向亚洲腹地与遥远地中海的商路完全打开。季羡林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河西走廊,再没有第二个了。
让我们回顾下河西走廊的历史:
先秦:月氏部落系原住民,匈奴打败月氏后,为匈奴占领;
汉朝:西汉打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一直到晋;
南北朝:西晋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由汉族割据势力及北魏等轮番统治,即五凉时期;
隋唐:安史之乱被吐蕃占领一百年,后由张议潮率归义军光复;
宋朝:北宋初年归义军被回鹘所败,回鹘占领河西走廊,很快又被崛起的西夏占领;
明朝:明中叶弃哈密卫退守嘉峪关,嘉峪关以西被吐鲁番占领;
在走廊的中段,西汉古郡武威与张掖之间,雄伟的祁连山和古时盛产红兰花而被称作胭脂山(即焉支山)的两座山环抱着一大片水草丰茂、碧绿无垠的大草原,这就是历史最久远、世界最大的马场(苏联顿河马场原为第一,苏联解体后第二大的山丹马场升为第一)山丹军马场。秦时为月氏游牧地,后被匈奴浑邪王所占,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后即在此筑城、屯兵、养马,霍去病成为山丹马场的首任场长。而后自魏晋至隋唐一直是各朝皇家马场,历经二千年不衰。史称鼎盛时的唐代养马10万匹,所产马匹便是如雷贯耳的西凉大马!
马,以步伐分五类:走马、跑马、驰马、奔马、跃行马。奔马走交叉步,行速慢;跃行马跑对侧步,最为平稳、速度最快,为战马之不二选择。后世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大名鼎鼎的的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铜奔马系大宛汗血宝马,就是跃行马、对侧步马。有后世砖家批评汉武帝穷兵黩武,为了获取汗血宝马不惜发动对西域产地(今土库曼斯坦)的侵略战争,对这种砖家我们只能说句‘闭嘴吧,别用你的无知和大嘴去过度消费言论自由’---战马,古代的坦克。骑兵,古代的坦克集群。为建立起自己的坦克集群,穿越众四人才会拜托办事靠谱的李又熙走一趟山丹马场,办一件重大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