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讲的是‘心净则佛土净’,说的是出世与入世不二,烦恼与菩提不二,生死与涅盘不二。”
苦辩自顾自地坐到顾渊对面,捻起一页书卷,“施主你武功已至化境,追求的是至强之道,这本是‘入世’。但你又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这又是‘出世’。”
“你杀人,是为了扫清道路上的障碍,这是‘烦恼’。你悟道,是为了追求武学的终极,这是‘菩提’。在你身上,这‘不二法门’,早已体现得淋漓尽致,又何须向故纸堆里求索?”
一番话,如醍醐灌顶,瞬间点醒了顾渊。
是了。
他一直试图去理解佛理,却忘了,他自己,本身就是佛理的最佳诠释。
道,不在经书里,不在言语中,就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思一念之间。
顾渊没有道谢,他知道,这老和尚突然跑来指点自己,绝非善心大发。
既然对方不说,那这白得的便宜,为何不占?
旋即,他将心中积攒多日的玄妙疑问,一股脑地向苦辩抛了出来。
苦辩起初还只是随口解答,但越听,脸上的神情就越是震惊。
这年轻人,究竟看了多少书?
他对佛、道、武三家经典的理解,竟已到了如此骇人听闻的地步!
他提出的问题,个个直指核心,深奥无比,连他这个浸淫佛法近百年的老僧,都得仔细思量才能回答。
一场论道,就在这藏经阁中,悄然展开。
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只有一问一答,一言一语。
久而久之,他体内的《心意诀》,在这些佛道至理的浇灌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层阻碍他许久的,从六十九级到七十级的瓶颈,那层薄如蝉翼的窗户纸,在无数智慧火花的碰撞中,被悄然点燃,烧灼,最终——
化为乌有!
70级返璞归真,破!
轰!
一股无形的气浪,以顾渊为中心,轰然扩散!
藏经阁内,所有的经书,无风自动,哗哗作响。阁楼之外,正在洒扫的几名少林弟子,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宏大意念从天而降,让他们心神摇曳,几乎站立不稳,纷纷骇然地望向藏经阁的方向。
“这是……有人顿悟了?”
“好可怕的武道意志!是谁在藏经阁里?”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苦辩,更是百感交集。
他看到了。
在顾渊的身后,隐约浮现出一尊顶天立地的虚影。
那虚影,时而是手持拂尘、飘然出尘的道人,时而是宝相庄严、拈花微笑的佛陀,时而又是手持长枪、战意冲霄的武神。
三道虚影,最终缓缓融合,化作了一个模糊不清,却又包容万象的混沌光团。
见状,苦辩不由地嘴巴微张。
我滴个佛祖爷!
这怪物快要领悟武魂了啊?!!
光芒散去,异象消失。
顾渊猛地睁开双眼,眸生金光,差点闪瞎苦辩的眼。
他并不知过去了多久,但此次收获匪浅。
《心意诀》被他一口气推衍到了90级,达到了地阶上品的层级;九阳真经的70级屏障,他也唾手可破。
感受到体内汹涌澎湃的内力,顾渊没有丝毫惊慌,因为他已经能够控制自己体内的所有内力,甚至能够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损一寸而诸身无伤。
在心法的加持下,千般特性加身,也能不露声色。
这就是返璞归真级功法的强大。
顾渊露出了笑容。
没想到,自己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一门功法就练到了返璞归真之境,接下来就是冲击天人合一了。
感受着体内那股圆融如意、生生不息的内力,以及那种仿佛能洞悉万物本源的奇妙感觉,心中一片空明。
他看向苦辩,平静地开口。
“说吧,你帮我,所求为何?”
苦辩看着眼前这个气息内敛到极致,却又仿佛与整片天地融为一体的年轻人,深吸一口气,拱手郑重道:“老衲想请施主,救我少林。”
他将寺内有内鬼,四大家族被灭门,以及方丈准备假死破局的计划,和盘托出。
“如今少林,已到生死存亡之秋。”
此话一出,他原以为顾渊会面露惊讶,或是有所动容。
然而,顾渊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平静得如同一潭死水。
这让苦辩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