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你为何要将爵爷的地址暴露给他们?”张海林有些不悦的问道。
“怎么了,难道咱们还怕了他们不成?”牛大力有些不服气的回道。
“没关系,告诉了他们也无妨。”陈平安在旁边提点了一句。
听了这句话,牛大力顿时得意了起来:“嘿嘿……爵爷都说了没关系。”
陈平安知道这黑袍大汉大概率是跟着那一万两银子来的,或者是奔着自己的命来的,但是告诉他住址没有任何问题。
东海村那边现在的防御工事,别说是几个土匪了,哪怕是来几百上千的正规军也打不进来。
既然爵爷都这么说,张海林立马就闭嘴不再提此事了,就这样车队安全的回到了东海村。
“老葛,带人给大家把工钱发下去吧!”陈平安吩咐了一声。
“好嘞!”
老葛答应一声,带着杆秤就行了起来。
这个年代用银子并不全是一两或者五两一个的,因为工钱是有零头的。在铜钱不够结算的情况下,可以用剪刀从银元宝上面剪下来一块银子。
用杆秤称量之后,根据重量跟铜钱之间进行换算。比如三百文钱,那么就需要支付三钱银子,也就是一两银子的十分之三就行了。
“陈爵爷太够意思了,这么快又给咱们发工钱了。”
“是啊,我之前在别的地方干活儿一个月才发一次,后来改成了两个月发一次。”
“谁说不是啊,这个年头赖账的人可太多了。”
要不是为了减轻工作量,陈平安原本打算给他们日结的,因为这样能够吸引更多人过来干活儿。
除了专业的匠人之外,还有很多男人是打零工的,可能干几天就走了。这种人虽然没有多好的手艺,但是人多了也能干不少活儿。
为了便于管理,才改成了十天结一次工钱。
当然陈平安也推出了月结的方式,同样的一个匠人如果选择月结的话,可以多拿到百分之五的工钱。
刚开始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十天一结算,这样可以及时的给家里面送钱解决燃眉之急。另外也是怕积攒的时间长了,工钱会被赖掉。
一名木匠纠结了一阵子,然后鼓足勇气走到才怕的面前说道:“爵爷,我想月结!”
“你想好了?”陈平安问了一遍。
“嗯……我想好了以后长期跟着爵爷干。”
这名木匠算了一笔账,月结的话一个月多出来百分之五,两个月就能多出来百分之十,要是一年干下来的话工钱能比别人多拿六成。
单笔看不觉得什么,整年看的话这六成还挺多的。家里多了这六成的收入可以改善生活,可以给老人治病,积攒多了甚至能送孩子上学堂。
“爵爷,我想月结!”有了这名木匠带头,陆陆续续又有匠人过来报名想要月结。
“好,给他们登记一下。”
其实陈平安也希望他们月结,这样可以减轻很多工作量,而且更容易稳定人心。至于多花那百分之五的钱,他根本就不在乎。
只要盐场快点儿建造起来,到时候大海里取之不尽的盐,赚钱是很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