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笨鸟要先飞(1 / 2)

将最后一个汤圆包好,姜海棠轻轻舒了口气。

案板上,白白胖胖圆鼓鼓的汤圆整齐排列,像一群等待检阅的小士兵。

她精心挑选出一部分,分成两份,用干净的瓷碗装好,一份搭配上一盒精致的京八件,准备给张尚文送去,另外一份则是给顾昀笛夫妻的。

剩下的汤圆被她小心翼翼地放进簸箕,上面覆盖了一层湿润的棉布,保持汤圆的新鲜。

此时的食堂里,冬日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洒进来,在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光影。

大师傅张尚文刚忙完中午的活儿,正惬意地躺在摇椅上。

收音机里播放着悠扬的戏曲,他随着节奏轻轻摇晃着脑袋,脸上满是闲适的神情。

听到脚步声,张尚文睁开眼睛,瞧见姜海棠提着篮子走进来,脸上瞬间绽开慈和的笑容:“海棠你怎么这时候来了?”

“中午包了点汤圆,给您老送过来一点,算是给您老拜个晚年。”

姜海棠将篮子里的大碗汤圆和京八件放在桌上,动作轻柔,眉眼弯弯,语气里满是亲昵。

张尚文连忙摆摆手,脸上满是心疼:“这玩意儿费材料还费心思,你弄这么点不容易,自己吃就行,何苦想着我。”

“叔,您的情意,我心里一直记着呢,这是我当侄女的孝敬您和婶子的。”

姜海棠的声音真挚而诚恳,眼睛里闪烁着明媚的光芒,张尚文一时竟难以将眼前这个明媚而热烈的姑娘和当初那个一身破衣烂衫的姜海棠联系起来。

看着眼前懂事的姑娘,张尚文心里满是欣慰。

“海棠啊,这段时间,你们去了京城,李家那边这个年过的鸡飞狗跳,我怕他们对你下手,你得小心点儿。”

张尚文的压低了声音,不无担忧的说。

李家那个姑娘,年龄虽然小,但不是个省油的灯,有好几次,他听到她嘀嘀咕咕提到姜海棠。

姜海棠心里猛地咯噔一下,她知道张尚文绝不会无缘无故说出这番话。

她一点都不怀疑张尚文这话里的真实性,说起来,厂食堂是个信息汇集的地方,很多时候,你一言我一语的,关联起来,很多事情就变得有迹可循了。

她郑重地点点头,语气坚定:“叔,谢谢您,我会小心的。”

虽然不知道李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李家人都不是好人,为了达到目的,说不得就会做些伤害别人的事也未可知。

从食堂出来后,姜海棠又顺路将剩下的汤圆送到顾昀笛两口子家。

忙完这一切,她才匆匆赶往办公室。

刚踏进实验室的门,就被黎景程和段长河两人围了上来。

两人手里拿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问题,眼神中满是急切和求知的渴望。

姜海棠耐心地一一解答,末了,笑着调侃道:“你们不是回家过年去了?怎么看着倒像是没休息一样?积攒这么多的问题。”

“我们两个正月初二就回来了,人说笨鸟先飞,我们两个不聪明,可不得更加努力才行?”黎景程挠挠头,憨厚地笑道。

姜海棠看着这两个年轻人,心里满是感慨。

他们哪里是笨鸟,明明聪明又勤奋。

他们是工农兵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很多根本什么都没学懂,但黎景程和段长河两个显然是认真学习的那一类学生。

就算现在在厂里,他们付出的努力也一直都不少。

假以时日,必定能在科研领域大放异彩。

她语重心长地说:“倒是也不用这么刻苦,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陪家人的时候陪陪家人。”

“我们知道了,姜工,您放心,我们不会让自己生病,耽误工作进度的!”段长河眼神坚定,声音洪亮。

姜海棠无奈地笑了笑,罢了,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

人不是都常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轻的时候多努力一点,以后会更顺利一点,是好事。

此时的姜海棠浑然忘记了,她比这两个年轻人还要年轻一些!

她开口邀请道:“我包了汤圆,你们两个晚上到我,哦,到陆厂长家里,一起吃汤圆吧。”

黎景程和段长河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喜和难以置信。

两个人对视一眼,立即答应下来。

以前,能得到姜工邀请的只有康小夏。

现在他们得到了邀请,就像是得到了某种特殊的认可,仿佛自己也成了这个温暖集体中的一员。

姜海棠可不知道,自己这句同事之间的邀请,竟然被二人如此解读。

不过,就算她知道了他们的想法,也不会介意。

她对这两个年轻人很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