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鲁国现在的局势,季氏有叔氏、孟氏这两大家族支持,这三大家族几乎代表了整个鲁国,鲁国人民也支持季氏。”
“楚国、齐国也支持季氏,淮夷亲附季氏。据我了解,季氏已经作好了打十年仗的充分准备。”
“而且,他只是自卫而已,他有没有对鲁侯穷追猛打?有没有对鲁侯痛下杀手?没有吧,他甚至受着委屈,对谁也不说鲁侯的不是。”
“但鲁侯呢?鲁侯却到处宣传人家季氏的不是。季氏甚至多次派人来请鲁侯回去继续当国君,但鲁侯呢?”
“鲁侯却说,只要是季氏来请他就不回去!要他回去,前提必须是要先灭了季氏!这个鲁侯,都这个下场了,还要作飚成这鸟样。他自个要作死,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谁不希望鲁侯能够平安回到鲁国,鲁国国内又不再起冲突?我也是满心希望啊!”
“鲁国安定了,那是天子的幸事,是我们中原诸侯的幸事!”
“你们宋国和卫国一心想帮助鲁侯,出发点是好的,我也很感动。这样好了,如果你们两国坚决要帮助鲁侯,那我就跟着你们去帮助他。”
“你们如果出兵,请带上我范氏家族的全部族兵!明知要失败,我也愿意跟着你们去,哪怕是死甚至范氏家族因此而亡,我也无怨无悔!但是,坚决不能让晋国出面决!毕竟,帮助鲁侯是有违道义的。”
天呐,这就是那位老谋深算的范鞅,这样洋洋洒洒一段话下来,把死的都讲成活的了,全世界还有谁敢辩驳?
可怜的鲁昭公,这次来晋国,非但没有得到晋国的帮助,连原来一心想帮他的宋国和卫国,都不敢再帮他了!
再加上原来已经帮了自己三年的齐国也放弃了,此时的鲁昭公已经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了!
史料记载,鲁昭公于公元前514年到晋国谋求帮助受挫后,先是滞留在晋国一段时间,再是流亡去了齐国。然后又去了晋国。
公元前510年12月,鲁昭公病逝于晋国。
这就是春秋后期许多诸侯国国君的下场!到了春秋后期,许多诸侯国君就如同现在的周天子一样,国君与权臣的矛盾激化。最终往往是权臣强压着国君,甚至灭了国君。
鲁国并不是第一个,晋国其实国君已经没有什么话语权了。国君只是一个形式,摆在朝堂履行一下相关事项的程序而已。
晋国国政,完全由六卿专权。齐国,不久后是田氏专权。宋国内部纷争不断,郑国、卫国等等,都是这个鸟样。
各国内部纷乱,内部权力斗争急剧,身居高位、手握大权的卿大夫们,借机在纷乱中掠取自身利益,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公元前514年,晋国就又爆发了一场血腥的内部权力斗争,导致了两大着名家族的覆亡。
而这场权力斗争的始作俑者,正是晋国六卿中的实力派,看中了这两大家族的土地、人口、财产而开展的一次瓜分利益行动。
这两大家族是哪两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