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王子朝已经是困兽之斗了,哪里是联军对手?
王子朝无可奈何之下,将王室的宗器宝贝、典藏书籍等一并装车,率其支持者仓皇逃出王城洛邑。
赵鞅迎周敬王回到王城,周王室二王并举的乱象总算基本得到解决。
但是,本已衰落得不行的周王室经此内乱,此时更是雪上加霜。
王子朝带着大量的王室宗器以及典藏图书逃到了楚国,那可都是稀世宝贝啊。
为了得到楚国的扶持,王子朝将这些典藏图籍一并送给了楚国!
从此,原本被视为南蛮之国的楚国,一下子将国家的文化程度提升到了其他诸侯高不可攀的高度!
这对楚国来讲是天大的利好。
这里要说一句的是,负责管理周王朝典籍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老子先生,此次跟随王子朝一并逃到了楚国。
但是楚国自楚平王去世后,继位的楚昭王年幼,楚国令尹囊瓦贪得无厌,又没有治国理政的真才实学,在吴国的不断侵袭下,楚国正在迅速衰落。
年轻的赵鞅冷静地看着世界局势,他对晋国充满了希望。
是的,如果晋国能够抓住楚国衰落的契机,六卿精诚团结,一致对外,那在自己为卿的岁月里,晋国将全面称雄江湖!
但是,这只是如果而已!
因为,晋国内部也确实令人遗憾,尤其是六卿中那几个老家伙,实在是太贪了。
如中军佐范鞅,便是一个闻名于世的大贪官。
范鞅经常为了一己私利,向各诸侯国索贿,然后便做出一些不利晋国诸侯盟主形象的事来,这实在让列国诸侯失望。
这一次,范鞅又奉命代表晋国去处理国际大事了。
这个国际大事,当然是周王室的事。
周王室的事,指的是继续勤王。
公元前516年,在晋国的号召与积极努力下,东王战胜西王。现在周天子确定为周敬王周匄,那个作乱的王子朝已经逃走了。
但王子朝还有相当的势力存在,此时盘踞于楚国,随时都可能发起反攻。都城洛邑经过这一场内乱后,急需要众诸侯帮助。
公元前514年秋,范鞅召集了宋国、卫国、曹国、邾国、滕国等在扈地召开国际会议,就各国派出军队卫戍王城作了详细部署。
这事很快达成了共识,范鞅非常高兴。
令范鞅更高兴的是,在鲁国的事上,他得到了一大笔的财富。
这又关鲁国什么事呢?
所谓鲁国的事,那便是鲁国在公元前517年,鲁国的孟氏、叔氏、季氏这三大家族,即鲁国三桓势力与鲁国国君鲁昭公起了冲突。
国君鲁昭公在这场鲁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权力斗争中落败,逃亡去了齐国。
这引发了宋国、齐国、卫国等诸侯的不安。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被赶出自己的国家,这还了得?
如果让这股风在春秋江湖刮起来,这还得了?
这三国都想着帮助鲁昭公回国,各自为鲁昭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如齐国,甚至一度出兵讨伐鲁国,意欲送鲁昭公回国,但没有成功。
宋国前国君宋元公甚至为了此事到晋国来请求,来回奔波,最后居然死在路上。
鲁昭公滞留国外,一直得不到回国。主要原因就是鲁国三桓势力实在太大,而且他们祭出一大杀招,将所有帮助鲁昭公的人全部打趴下。
这大杀招便是贿赂,重重地贿赂。
在各位好朋友的建议下,鲁昭公亲自到了晋国,希望晋国出面,帮助解决鲁国的问题。
此时,各国参加了扈地会议。卫国和宋国认为,既然晋国能够帮助处理周王室这样的大事,那就应该趁机处理一下鲁国的事,所以强烈要求晋国能够出面送鲁昭公回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