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十一和任二少爷几乎走遍了整个新军营区。
每个帐篷里都在进行着不同形式的夜训,有的在学习识字,有的在研究战术,更多的在接受爱国思想的熏陶。
最后,他们来到中军大帐。
十一搓了搓冻僵的双手,接过亲兵递来的热茶。
“整体不错。”十一呷了口茶。“不过有几个地方还需改进。”
任二少爷看向对方,一副认真在听的模样。
“其一,爱国教育要结合实际。多讲些云澜军在我边境的暴行,少说些空泛的大道理。”
“其二,战术训练要循序渐进。先教他们如何保命,再教他们如何杀敌。”
“其三……”十一顿了顿。“对那些想家的士兵,不妨允许他们每月写一封家书。既能安抚情绪,又能通过家书内容了解士兵思想动向。”
“还有一法……”
“每月评选优秀士兵,给予一日假期,准其回家探亲。”十一的目光锐利。“优秀者才能少训练一天有空回家,也能堵了一部分人的嘴,他们回不了家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足、不够优秀。”
任二少爷眼睛一亮。
“此策甚妙!既可慰藉士兵思乡之情,又可激励他们勤学苦练。”
“驻军距离生产队不远,次日晚上归营,不误次日操练。”十一说道。“至于某些士兵在逃难中与家人失散,已无亲人可探的情况。”
“优秀士兵除休假外,还可选择五两银子的奖赏。”
“五两银子,对新兵而言确是重赏。且他们无处花销,最终仍会回流至我方供销社、驿站,促进内循环。”任二少爷笑道。
“正是此理。”十一点头。“每个编队设置一个优秀士兵名额,既花不了几个钱,又能有效激励士气。”
任二少爷站起身,抱拳道:“我这就去拟定细则,明日便在军中颁布。”
十一却摆手示意他坐下。
“不急。细则需周全,避免出现偏颇。”
任二少爷重新落座,思索片刻,道:“评选标准当以训练成绩、战场表现、思想觉悟等多方面综合考量。”
“不错。”十一赞许地点头。“此外,还需设立监督机制,以防徇私舞弊。”
“明白。”任二少爷点头。“可由各编队将领初评,再由中军复核,确保公正。”
“此举甚妙。”任二少爷笑道。“一来优秀士兵成为了攀比的目标,激发军士训练热情。”
“二来解决了他们想家的问题。”
“三来他们回到家、回到生产队也会被旁人问及军中情况,我们新兵营无论是吃食还是月饷都比生产队好,而且生产队里大多数普通工人还没到领月钱的工龄,所以也会引人羡慕,这样子的宣传也能为我们后续征兵工作打下基础。”
“一举多得,我已明白了其中道理,回头会立刻安排下去。”
十一微微颔首,忽然问道。
“二小子,你可曾想过,这些新兵为何愿意参军?”
任二少爷一愣,随即答道。
“自然是保家卫国,抵御云澜。”
“这只是其一。”十一的目光深邃。“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通过参军改变命运,获得更好的生活。”
任二少爷若有所思。
“大人的意思是……”
“不仅要让他们有战死的勇气,更要让他们看到活着的希望。“十一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这五两银子,不仅是奖赏,更是对他们努力的一种认可。”
任二少爷心中一震,肃然道。“我明白了。”
十一站起身,走到帐门前,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军营,轻声道。
“这些新兵,将是未来抵御云澜的主力。他们的心,必须牢牢握在我们手中。”
任二少爷也随之站起,目光坚定。
“是!”
夜更深了,军营渐渐安静下来。十一站在帐外,听着此起彼伏的鼾声,心中五味杂陈。
十一巡视完毕,起身准备离开。
任二少爷将他送出营帐。
靴子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大人……”任二少爷突然开口,声音有些迟疑。
“小妹她,怎么样了?”
十一步伐一顿,回过头来看向他。
任二少爷笑着迎上了对方的目光。
“奶奶早有训诫,说我是当哥哥的,出门在外应当照顾好妹妹。”
“眼下得知小晴遇刺,重伤昏迷,我却一直没有时间去看她,心中有愧。”
“小晴重伤昏迷不假,但已经脱离了危险。虽然的确是遭了些罪,但起码无性命之忧。”十一说道。“内伤淤积,经脉受损。静养三个月左右便好。”
十一说着也笑了,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会将你的关心好好传达给小晴的。”
“但如今这支新兵蛋子队伍还在建成初期,很多事情还得你这位主将安排。而且谁都不知道里头还有没有云澜国的奸细在活动,外围的驻军哨卡警戒还不能放松。这些都得你盯着呢。”
“你在忙正事,相信小晴那等善解人意的姑娘,不会责怪哥哥不去看望她的。”
任二少爷抬眼,对上了十一那满是笑意的眼睛。
然后他笑着点头。
“那就拜托陛下了。”
十一转身,摆了摆手,身影一晃,很快消失在了这暗夜的雪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