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话音才刚刚落下,奉天殿里头文武百官便齐刷刷的移动到了黄子澄的身上,他们面面相觑,随后的反应各不相同。
武官那边,大多人是幸灾乐祸。
而文官这儿,有人是震惊,有人是慌张,更有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两只腿已经打起了哆嗦。
黄子澄便是其中之一。
为官多年的他,哪会听不出朱元璋话语之中隐约流露而出的杀意?哪会不懂得,朱元璋忽然这样问的原因?
联系起今日早朝发生的事情,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朱元璋将朱允炆不成器的理由归结在了他这个老师的身上,所以对他已经心生厌恶!此外朱元璋大概率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将朱允炆推到李暄的身边,为了消除李暄对朱允炆的芥蒂,要将他作为牺牲品!
但,人总是喜欢做自欺欺人的事,所以黄子澄用力甩头,强行说服自己,肯定是想太多了,接着万分紧张地说道:
“臣虽肝脑涂地,愿效犬马之劳以报大明!然微臣才疏学浅,此番出使东瀛乃千秋大业,恐才不堪此重任,伏惟圣鉴。”
他其实并不是怕死的人,且作为一个地地道道儒生,他并不反感,甚至十分乐意接受以使臣的身份而亡,换取青史留名,以及封妻荫子。
可黄子澄深知自己一旦死了,那么他看着长大的朱允炆恐怕很难有承九鼎之重的机会!
诚然皇帝如今的心依旧在朱允炆的身上。
可燕王尚在应天府!李暄尚在应天府!
朱允炆,如何可能是此二人的对手?
到时候,只怕会被算计的连自己是谁都弄不清楚!
说白了有这二人在。
黄子澄不觉得自己若是离开,朱元璋的态度能一直不动摇。
他不惧死,可为了朱允炆,现在不能死!
“黄先生……”
黄子澄的身边,朱允炆隐约感觉到了弥漫在空气之中的恐怖杀意,嘴唇泛白,双手微微发颤。
“殿下,别害怕。”
黄子澄虽然一点底气都没有,但还是装作镇定去安慰对方。
而此时。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目光锐利如箭,道:
“你既才疏学浅,连一个使臣都当不好,那还有什么资格教导咱的皇孙?”
黄子澄心里头最后的一丝侥幸就此破灭,再没法骗自己其实是误会了朱元璋的意思。
他紧绷住浑身的肌肉,让自己抖的不那么明显,而后顶着巨大的压力,跪伏在地道:
“允炆殿下尚且年幼,臣,实不忍弃允炆殿下于不顾。”
话音方落,朱元璋眼中的杀意淡了些许。
这家伙虽说蠢了一些,但,对允炆那孩子倒确实是忠心耿耿。
可朱元璋的意志素来不会因怜悯而有丝毫动摇。
他的态度依然坚定,语气森冷地问道:
“所以,你是不想去东瀛?”
“正是如此。”黄子澄硬着头皮回答。
朱元璋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不,咱觉得你想去东瀛!你说不想去是在说谎,只因你心地善良,不愿与同僚抢功劳!方才说此违心之言!是也不是?”
话音落下。
奉天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之中。
就连那些无法无天的淮西武勋也不例外。
他们身上的压力无比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