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少会点手艺的人还能另外获得优待,提前获得自由身。
只要跟着勤勤恳恳干几年,能存下来一笔钱不说,说不定还能搞到田地,比以前跟着地主老爷干要好太多了。
而且他们也了解到,朱鸿运前段时间封了爵位,大田丁屋郊外的田地哪怕在战时都是只收两成税。
NNd。
上哪里能找到这么好的事?
帝国平时没有打仗都要收五成,打仗时期,狠一点地主更是八成。
根本不让人活。
所以说这些富有的小镇就有这么多人给富人提供服务。
不用交税,只要做得好,基本算是稳定工作。
总好过在外面给地主老爷种地。
他们选择进城给富人当狗很多时候也是迫不得已。
:最后给他们打打鸡血。
执笔给曾康发过去一条消息,后者心领神会的冲下面点头。
“既然你们选择留下,那就好好干活,小田镇重建不是为了谁,而是为了你们以后,等到战争结束,你们还活着,就能回到这里生活,回到这个你们亲手建造的城镇,我们国家有句古话,不好听的话说在前面,凡是偷懒,偷窃,做一些不利于团结的事,一旦抓住,直接死,没有任何容忍的余地,至于怎么做破坏团结,可以跟你们的老乡好好学学。”
能跟着远征过来的小日国劳力都是经过筛选和考验的。
如果有的选,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愿意做治寿帝国的农民。
因为他们亲眼看到皮村,山羊城,大田丁屋镇那些治寿帝国百姓过得生活,享受到的待遇。
特别是这些军人家属。
在所有小日国劳力中,甚至包括天昌村到大田丁屋镇的治寿帝国百姓,他们对于维护团结这个事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们在做任何有利于自己,涉及到别人的事情之前都要考虑这个问题。
这些新加入的劳力一开始肯定不适应。
没关系。
死的人多了,自然会记住。
暑假才刚刚开始,小田镇也不是执笔和朱鸿运的最终目标。
不过在进攻下一个城镇前,他们还需要回一趟费城镇。
但在回费城镇之前,执笔还是要安排妥当小田镇。
两人分工也很明确。
朱鸿运对外,执笔对内。
对内,小田镇及管辖范围内所有村庄都要重新规划并安排新的人员接管打理。
小田镇通往大田丁屋镇的主路要保持畅通,包括路面损毁,路途中可能会发生危险区域进行安全排查,例如下暴雨和雨后道路是否能通。
围墙破损缺口需要堵上,毁坏的城门要重新修缮,围墙内贫民窟拆迁,小镇内兵营位置和规划,坚固石头屋如何分配使用,需要加盖什么基础设施等等。
小镇内原本能增加税收的产业是否需要重新启动,不过小田镇作为交通枢纽,除了基本的农田,并没有太突出的工业,不过服务业还不错。
很多地方都没有的娱乐设施,在小田镇应有尽有,而且通往其他三个城镇的道路都建设得很坚实。
仓库容量大,数量多,各种配套设施都有。
可惜以前繁华的骡马街此时空无一牛马。
有失必有得,空出来的马厩,牛羊鸡猪圈完全能安排得下他们带来的战马和牲畜。
还有一个好消息。
在小田镇南面,有一个大型养殖场。
附近农户主要作物除了粮食就是马草。
士兵找到养殖场时,同样空空如也,不过里面设施能使用,周围作物也还在地里,唯一缺的就是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