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食肆的生意的确不错,其他食肆很少见到宾客满堂的场景。
陈招娣看到这么多读书人走进食肆,心里顿时慌了,在她心里就不觉得读书人能看上自家食肆的饭菜,怎么着也应该去酒楼。
不过看到小弟在其中,顿时松了一口气,想来这些都是小弟的同窗,连忙推了推一旁的苏虎,示意让他去招呼。
苏虎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面对普通客人说话都不利索,更别说面对读书人了。
还好陈大山还在食肆帮忙,没办法,食肆的生意太好,之前预想的人手根本不够。
加上苏虎不会招待客人,招娣一个妇人家 也不好抛头露面,大部分时间都在灶房,所以只能让他先顶上。
他连忙上前,“冠哥儿,这是......?”
陈及冠着重介绍了一下教谕和夫子,身后的同窗只是大概提了一下。
陈及冠更是在最后补充道:“教谕是我老师,今日趁着今日食肆开业,小聚一番。”
陈及冠又对教谕和夫子介绍了一下陈大山,阿姐和姐夫三人。
教谕轻轻点头,脸上带着温和笑容,和他们打了一个招呼。
这都是冠哥儿的亲人,他自然做不出盛气凌人的姿态。
陈招娣显得很拘束,她知道阿姐新拜了一个师父,但从未见过,如今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大厅变得更加安静,食客哪里见过这么多的读书人,碗筷都不敢动了,生怕惹恼这些读书人。
陈及冠开口:“阿姐,给我们安排两个楼上的包厢,准备两桌席面便好。”
甘伏点头,“莫要过于铺张,简单吃些便好。”
随后陈及冠带着夫子和同窗上楼,教谕却没挪动脚步,而是和七叔公说话,了解弟子过去的生活。
越了解,他越是惊讶,自己这个弟子的天赋真的高,一介农家子,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已经达到这个地步。
当然,陈及冠相比较于其他农家子,优势还是有的,别人可没有秀才爹。
秀才爹虽然死的早,但从小到大受到他的熏陶,加上秀才爹遗留下来的书籍,对他的帮助很大。
教谕聊了好一会儿,这才上楼走进包厢。
两个包厢是连通的,中间有一道可以关上也可以打开的木门,平时还有屏风遮挡。
此时自然把木门打开,屏风也挪开了,两个包厢的人可以彼此看见对面。
夫子单独开了一桌,几个学识卓越的学子自然而然和夫子坐在一起。
教谕来后,自然坐在了主位,陈大山还送了两坛子米酒上来,嘱咐陈及冠如果酒不够就招呼他一声。
两桌饭菜自然是陈招娣亲自主厨,三姑和另外两个族人打下手。
速度并不慢,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饭菜就端上桌。
菜品相当普通,陈招娣目前也接触不到稀罕的食材,就算拿到食材的食材她也不会做。
不过这些普通的菜品味道却十分不错,甘伏尝了一口,也禁不住点头。
随着酒杯碰撞,气氛逐渐热烈,众人的关系不知不觉被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