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阿娘,您就放宽心吧。”王大妞好脾气地应着。
她又不是傻子。
她家儿子去学堂,村里有些人羡慕,有些人恨不得斜眼瞅她。
如果眼光能杀人,她都不知道死过多少次了。
王大妞出了娘家大门,就往自个儿家里走去。
“大妞,回家呀。”
“嗯,回家。”
“大妞啊,你就不能帮帮婶子吗?”
“大妞啊……”
王大妞不再说话,脚下却是越走越快,几乎都要小跑起来。
待她回到自个儿家,关上篱笆门,拉上门栓,心脏还在“嘣嘣”直跳。
天呐,还能这般地围追堵截啊。
“阿娘?”王以欢看见王大妞靠在篱笆门上不动弹,就试探着叫道。
“嗯,以欢,你阿爹回来了吗?”
“回来了,就等阿娘回来吃晚食呢。”
“好,我去洗个手。”
……
今儿个的晚食时间,那些个要去梧桐村做活计的妇人,都在跟家人交代。
喜笑颜开的。
而那些提前离开的,以及等着看笑话的,都是懊悔到不行。
有的人甚至开始埋怨起了最先表态的袁石氏。
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愁。
第二天卯时中,由王董氏带队,三十六个人集体前往梧桐村。
到了申时中,大家都没有留宿梧桐村,而是选择回自个儿家。
路上,一行人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手快的妇人,一天能做上两套棉衣,这就是二十文钱。
远远超过了一个成年壮劳力的工钱。
手慢的也能做上一套多,剩下没做完的,明儿个再继续。
“回去闭紧嘴巴,知道什么是闷声发大财吗?”王董氏边走边叮嘱道。
“知道了,董嫂子,你就放心吧。”
“对呀,说出去,要是有人起歪心思咋办?”
“说得对,所以,咱们呐是决计不能说的。”
大家伙儿统一了口径,王董氏也放下心来。
妇人们还没走到村口,老远就看到村口围堵着一群人,黑压压的一片。
“快看,回来了,回来了。”
有那年轻的小媳妇,都不在原地等,直接就小跑着迎上前来:“婶子、嫂子们,咋样?工钱真的是日结吗?”
“唉,你们咋都不说话呐?”
“领到工钱了吗?”
“你们,你们咋都不说话?”
“诶,别走啊,到底领没领到工钱呢?”
妇人们一路保持沉默,低着头往家赶,谁也没搭话。
直到回到自个儿家,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天呐,这也太吓人了。”王董氏也叹了口气。
“咋样?”
王胜利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王董氏吓得一个哆嗦。
“你要吓死我啊?”
王董氏没好气地拍了王胜利一下,自顾自回屋了。
王胜利:……
这咋出去一趟,胆子还变小了?
脾气却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