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份压抑几乎达到顶点,连毕自严都忍不住微微睁眼看向殿外时——
“陛下驾到——!”
常禄那特有的、穿透力极强的唱喏声,如同平地惊雷,骤然打破了死寂!
“唰!”
殿内所有官员,无论心思如何,瞬间齐刷刷地跪伏下去,动作整齐划一,额头触地,不敢有丝毫怠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贺声浪在紫宸殿内轰然响起,激荡回旋。
贾琮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丹陛之上。
玄色十二章纹衮冕,金线绣制的盘龙在烛火下折射出冰冷威严的光芒。
他步履沉凝,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尖上。
冕旒垂下的十二旒白玉珠微微晃动,遮挡了他部分面容,却更添一份深不可测的威仪。
他缓缓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蟠龙金漆宝座,玄色的大氅在身后拖曳出沉重的轨迹。
就在他落座的瞬间,一股无形的帝王威压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瞬间覆盖了整个大殿!
方才还弥漫的焦躁、猜测、不安,在这股威压面前如同冰雪消融,被一种更深沉的敬畏和战栗所取代。
贾琮的目光,透过晃动的旒珠,缓缓扫过下方黑压压跪伏的群臣。
那目光冰冷、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洞悉一切的穿透力,让每一个被他目光扫过的人,都感到脊背发凉。
他刻意营造的这半个时辰的等待,此刻终于显现出威力。
朝臣们心中那点因等待而生的不满和揣测,在绝对的皇权威严面前,瞬间被碾得粉碎,只剩下惶恐和臣服。
“平身。”
贾琮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谢陛下!”
百官如蒙大赦,纷纷起身,垂手肃立,大气不敢出。
殿内落针可闻,唯有方才激荡的回音似乎还在梁柱间萦绕。
贾琮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队列最前方的毕自严和林如海身上,微微颔首,随即转向常禄。
常禄会意,立刻上前一步,清亮的声音再次响起。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所有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在文官队列最前列的几位重臣身上。
毕自严依旧眼观鼻、鼻观心,如同入定的老僧。
宋景文则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目光灼灼地看向身侧的林如海。
林如海深吸一口气,那初春的寒意仿佛凝在了他的肺腑之中,却又被胸腔内一股灼热的决心所驱散。
他整理了一下深绯色的仙鹤补服,手持象牙笏板,步履沉稳地走出班列,行至丹墀之下,对着高踞龙椅、冕旒遮面的帝王,深深一揖。
“臣,户部尚书林如海,有本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