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心结打开(2 / 2)

“闲暇消遣……”

贾琮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不再是审视殿宇,而是穿透般落在甄沐瑶强自镇定的脸上。

“沐瑶,你呈上这份《商税厘革条陈》,殚精竭虑,思虑周详,仅仅是为了大乾出力么?”

甄沐瑶猛地抬眼,撞进贾琮深邃如渊的眸子里。

那里面没有戏谑,只有洞悉一切的锐利和一丝……了然的温和。

她的心像是被无形的手攥紧,呼吸一窒,脸颊瞬间褪去血色,复又涌上更深的绯红。

她张了张口,却感觉喉间干涩,辩解的话在这样锐利的目光下显得苍白无力。

“陛下……”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下意识地想避开那目光,却被他牢牢锁住。

贾琮向前走近一步,高大的身影几乎将她完全笼罩。

他身上清冽的龙涎香混合着墨香的气息强势地侵入她的感官,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仪,也带着一种奇异的、令人心悸的亲近感。

“朕知道。”

他的声音放得极低,如同耳语,却清晰地敲在她心上,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笃定,

“太上皇指婚,将你送入这深宫。你聪慧如斯,深知在这宫墙之内,仅靠太上皇的余荫和‘淑妃’的名分,不足以真正立足,更不足以让你安心。”

“你想要一个凭据,一个让朕,让这后宫,甚至让朝堂都真正看到你甄沐瑶的价值。”

他的话语,像温暖的泉水,瞬间融化了甄沐瑶心中的坚冰和伪装。

被如此精准地看透内心最深处的惶恐与渴望,她非但没有感到被冒犯,反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释然。

是啊,她步步为营,殚精竭虑,何尝不是在恐惧?

恐惧成为依附他人的花瓶,恐惧在深宫中无声凋零。

她需要证明自己,需要被看见,被重视,被……需要。

晶莹的泪珠毫无预兆地盈满她的眼眶,顺着光洁的脸颊无声滑落。

她没有去擦,只是微微仰头,望着贾琮,眼中是卸下重负后的脆弱与一丝委屈。

“陛下……明察秋毫,臣妾……无所遁形。”

声音带着哽咽,却不再掩饰那份被理解的触动。

贾琮看着她落泪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怜惜。

他伸出手,指腹极其轻柔地拂去她脸颊上的泪痕。

那温热的触感,带着薄茧的微砺,让甄沐瑶浑身一颤,仿佛有细小的电流窜过。

“莫怕。”

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魔力,

“朕说过,既入宫门,便是朕的人。朕予你名分,更会予你信任与倚重。你的才华,朕视若珍宝,怎会任其埋没?”

他收回手,目光变得悠远,仿佛陷入了回忆,唇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

“况且,沐瑶,你还记得江南甄府么?那年朕南下,奉旨查办盐务,曾登门拜访甄老夫人。”

甄沐瑶微微一怔,尘封的记忆瞬间被唤醒。

那个风雨欲来的午后,府中气氛凝重,祖母接待那位年轻的公子……她当时奉祖母之命,还曾与他见了一面。

“那时,朕便记住你了。”

贾琮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落回她脸上,带着一丝欣赏的暖意,

“那份临危不乱、进退有度的气度,给朕留下了印象。朕当时便想,甄家这位嫡女,非池中之物。”

他顿了顿,笑意更深了些,带着一丝促狭。

“朕还记得,甄老夫人当时拉着朕的手,半是玩笑半是试探地说,‘琮哥儿年轻有为,尚未婚配,老身这孙女虽蒲柳之姿,却也知书达理,不知可入得了琮哥儿的眼?两家若能结秦晋之好,也是一桩美谈。’”

甄沐瑶的脸颊瞬间红透,连耳根都染上了霞色。

羞赧之余,心底却悄然泛起一丝微妙的涟漪。

原来,他还记得。

“朕那时虽未应允,但也未曾轻视。”

贾琮看着她羞红的脸,声音温和而郑重,

“江南局势复杂,朕身负皇命,不宜牵扯过深。但甄老夫人慧眼识珠,她的话,朕记下了。后来太上皇指婚,朕得知是你,心中……并非没有一丝了然与……欣然。”

“欣然”二字,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甄沐瑶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

原来,并非她一厢情愿地想要靠近。

原来,早在江南初遇,命运的丝线便已悄然缠绕。

巨大的安心感如同暖流,瞬间淹没了她。

那份深藏心底的、因“指婚”而生的、害怕不被珍视的隐忧,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泪水再次不受控制地涌出,却不再是委屈和紧张,而是释然与动容。

“陛下……”

她哽咽着,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只能深深福下身去,千言万语都凝聚在这深深一礼中。

贾琮俯身,再次扶起她。

这一次,他没有立刻松开,修长的手指轻轻托着她的手臂,目光灼灼地锁着她泪光盈盈的眼眸。

“所以,沐瑶,”

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安心做朕的‘淑妃’,更安心做朕的‘智囊’。你的价值,朕看到了,也记住了。这承乾宫东配殿,从今日起,不止是你的居所,更是你为朕、为大乾运筹帷幄的‘文华殿’之一隅。”

他的目光扫过书案上那叠厚厚的条陈文稿,又落回她脸上,带着无比的郑重。

“至于江南甄家,有朕在,有太上皇的恩典在,更有你这位‘淑妃’在,它的未来,只会更好。你,无需再背负过去,只需……放眼将来。”

甄沐瑶望着他,泪眼朦胧中,帝王的容颜无比清晰。

“是,陛下。”

她轻声应道,声音虽轻,却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