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看着她这副明明紧张却强自镇定的模样,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
他拿起御案上那份商税厘革条陈,指尖轻轻抚过首页她清秀有力的字迹。
“此策,字字珠玑。”
他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朕初览时,只觉精妙。经方才议政,更觉其博大精深,切中肯綮。沐瑶,你给了朕,给了大乾,一个天大的惊喜。”
他抬眼,目光灼灼地看向她,
“朕很好奇,你是如何想到这些的?执掌甄家产业时,便已有此念?”
甄沐瑶迎上他的目光,那目光中的赞赏让她心中的紧张稍缓。
她微微吸了口气,声音清泠,带着回忆的意味。
“回陛下,执掌家中部分产业时,臣妾确曾深感商税之弊。名目繁多,征缴随意,地方胥吏层层盘剥,正直商户苦不堪言,投机者却可上下打点,偷漏税款。甄家……亦曾深受其累。”
“那时,便萌生了化繁为简、统一征缴之念,但也只是模糊的想法。”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沉静而深远。
“入王府后后,得陛下与皇后娘娘庇护,臣妾得以远离纷扰,静心思索。翻阅户部部分卷宗,见各地税赋征收混乱、偷漏严重、国库虚耗之状触目惊心。”
“更知陛下登基,百废待兴,开源节流迫在眉睫。旧日模糊之念,便日渐清晰。臣妾反复推演,设想若为执掌国政者,当如何破此困局?如何既能充盈国库,又能减轻商贾实负,肃清吏治?遂有此策雏形。”
“只是……未敢奢望能呈于御前,更未敢奢望陛下如此重视。”
贾琮听得专注,眼神愈发深邃。
“未敢奢望?”
贾琮轻笑一声,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笃定,
“你的才智,若只埋没于深宫,才是大乾之失!”
他放下条陈,身体微微前倾,隔着御案,目光似乎要穿透她的沉静,
“沐瑶,朕今日所言‘文华殿行走’之权,绝非虚言。此新政推行,乃至日后其他国计民生之策,朕都需要你的才智襄助。你可愿……真正成为朕的臂膀?不止在这后宫,更在前朝?”
他的话语,既是肯定,更是一种直白的期许和……邀请。
甄沐瑶的心猛地一跳,一股热流瞬间涌遍全身。
成为帝王的臂膀,参与国政!
这是她内心深处隐秘的渴望,也是对她价值最大的认可!
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责任与压力。
“陛下……”
她抬起眼,清澈的眼眸中映着跳动的烛火,也映着他专注的面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坚定,
“陛下不以臣妾愚钝,委以重任,信以腹心,此恩此德,沐瑶粉身碎骨难报万一!臣妾……愿竭尽驽钝,为陛下分忧,为大乾尽忠!只是……”
她微微咬了下唇,“臣妾初涉朝政,恐思虑不周,行事或有疏漏,还望陛下……时时提点。”
“朕信你。”
贾琮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有朕在,你放手去做便是。疏漏之处,自有朕为你担待。”
他看着她在烛光下更显莹润白皙的侧脸,一缕碎发从她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发髻旁悄然滑落,垂在光洁的颈侧,无端地添了几分柔美。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变得更加粘稠暧昧。
御书房内,烛影摇红,映照着年轻帝王深沉的目光与沉静妃子微红的耳根。
贾琮的目光在她颈侧那缕不听话的发丝上停留了一瞬,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紫檀御案边缘。
他忽然站起身。
甄沐瑶心头一紧,下意识地也想跟着站起来。
“坐着。”
贾琮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温和命令。
他绕过宽大的御案,高大的身影带来无形的压迫感,也带着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