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重返晋南根据地(2 / 2)

第二战区要求派遣 365 师、129 师、120师,以及 115 师到晋省外围与小鬼子作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保卫晋省,全民抗战的大局着想。

毕竟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每一寸土地都在燃烧,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

然而,命令中要求 365 师、129 师、115 师和 120 师将已经光复的城池,全部转交给晋绥军,这一要求如同晴天霹雳,让陈振华感到无比的震惊和愤怒。

那些被八路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光复的城池,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战士们的热血,每一座城池都见证着八路军的英勇和牺牲。

它们是八路军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赢得的胜利果实,是对侵略者最有力的回击。而第二战区却要轻易地将这些成果拱手让给晋绥军,这怎么能不让人愤怒?

陈振华的心中涌起了深深的怀疑,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敏锐的洞察力。他在心中反复思索着这背后的阴谋。

熟悉历史的他,深知在这复杂的抗战局势下,各方势力都有着自己的盘算。他认为,这绝不仅仅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一时之举或者简单的战略安排,这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们这是有私心,而且极有可能和小鬼子做了交易!”陈振华咬着牙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坚定和愤怒。

他与陈副师长等人分析着局势,认为第二战区这是想借小鬼子之手,从而达到消灭八路军的实力。

他们妄图让八路军在与小鬼子的激烈战斗中消耗殆尽,然后让晋绥军重新掌控山西晋省的管理大权。

回顾当下的局势,国军在之前的战斗中经历了重重挫折。原本在焦作、新乡,甚至包括鹤壁、安阳等地的国军队伍,在小鬼子的疯狂打击下,如风中残烛,已经所剩无几。

那些曾经守卫着这片土地的国军战士们,有的壮烈牺牲,有的被迫撤退,曾经繁华的城镇变得满目疮痍。

而这次,为了所谓的保卫洛阳、保护西北地区,国府将所在晋省的全部国府兵力抽调往西,进入潼关、函谷关、武关等地进行防御。

这一行动看似是为了战略需要,但在陈振华看来,却为第二战区的阴谋提供了可乘之机。

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似乎看到了晋省的重新全部陷落,似乎看到了小鬼子的势不可挡,但是他从骨子里的想掌控晋省的想法一直没有变。

他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妄图通过这种不合理的命令,削弱八路军的力量,扩大晋绥军的势力范围。

他以为这样就能在混乱的局势中重新树立自己的权威,掌控晋省的局势。然而,他低估了八路军的智慧和决心。

陈振华深知,八路军是一支为了民族解放而战斗的队伍,他们不会轻易地被别人的阴谋所算计。

八路军有着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为了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陈振华知道,他们必须要采取行动,揭露第二战区的阴谋,保卫八路军的胜利果实,维护抗战的大局。

他与陈副师长、李政委、王参谋长等人商议着应对之策,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陈振华与陈副师长、李战龙等人围坐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灯光昏黄,却照亮了他们严肃而坚定的脸庞。

他们深知,当前的局势犹如一团乱麻,需要冷静地分析和果断地决策。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应对这一局面,既不能让出那些光复的县城,又不能让第二战区挑刺,说八路军不愿意到抗战一线来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