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自救
“成何体统?”</p>
“难道要等着陛下把我们一个个拖出去砍头,才成体统么?”</p>
孔颖达指着门外,对问话之人厉声喝道:</p>
“今日在青楼,那些儒生围着弱女子调笑时,可曾想过体统二字?”</p>
“今日在茶楼非议君上时,可曾想过体统二字?”</p>
“如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了,还顾什么虚名?”</p>
“你要是怕丢人,你就别去,一会脱离我儒家。”</p>
被孔颖达这么一喝,那人顿时面红耳赤,缩在一旁不敢吭声了。</p>
“好!”</p>
“孔师说的对!保家卫国我们敢流血,如今为儒家的存亡,抛头露面又算的了什么!”</p>
“明日我就去东市,摆个摊子,专讲“忠君爱国”!”</p>
一位武将出身的儒将站起身来拍着胸脯说道。</p>
有了这位的带头,众人也纷纷响应了起来。</p>
一时之间,厅内的气氛高涨。</p>
众人脸上的惶恐之色也慢慢消失掉了。</p>
孔颖达看着众人,眼中闪过了一丝欣慰。</p>
看来自己的这些弟子还没有变的不可救药。</p>
他知道今日说的只是第一步,前面的道路还有很多艰险。</p>
可是只要儒家之人能上下一心,这件事必有转机。</p>
“事不宜迟。”</p>
“诸位现在就开始草拟《请罪疏》,务必言辞恳切,痛改前非。”</p>
“天亮之后,分三路行动:一路去吏部、御史台递交文书,说明情况。”</p>
“一路去天牢外等候,向陛下派去的官员表达我们的悔意。”</p>
“一路随我去宫门前请罪。”</p>
孔颖达没有再说丝毫的废话,直接下达了命令。</p>
众人领命后,纷纷起身忙碌了起来。</p>
孔颖达没有参与这些弟子的事情。</p>
而是走到了窗边,抬头看着夜空中的那轮弯月。</p>
“陛下,儒家能否渡过此劫,就看您是否愿意给我们一个机会了。”</p>
孔颖达低声呢喃着。</p>
与此同时。</p>
太极宫内。</p>
李承乾坐在书房中,面前正摆放着一叠厚厚的卷宗。</p>
这些卷宗全部都是今日被抓捕的儒生的资料。</p>
李承乾随手翻看着,结果越看眉头皱的越紧。</p>
这些人的籍贯,师门,曾受何人举荐,全部都一一记录在案。</p>
背后牵扯的关系盘根错节,远比他原来想象的要复杂的多。</p>
“陛下,夜深了,您去歇会儿吧!”</p>
李一端着一碗参茶走了进来,放在了李承乾的桌案上。</p>
“李一,你说朕是不是太过严苛了?”</p>
李承乾看着李一问道。</p>
“陛下,您哪里严苛了?这明明是那群儒生不知好歹。”</p>
“自从陛下您登基之后,大唐境内明显已经好了很多,百姓有吃的,有穿的,现在不知多少人都在歌颂陛下您的文治武功。”</p>
李一的马屁那是一个接一个的。</p>
“哈哈哈,李一,说点事实,朕不喜欢这些虚的。”</p>
李承乾无奈的看向李一说道。</p>
“那陛下,老奴可就说了。”</p>
李一小心的看着李承乾说道。</p>
“说,跟朕还客气什么?”</p>
李承乾指着李一问道。</p>